【收藏之乐】偶得兽面纹圆形瓦当

标签:
收藏瓦当兽头古陶砖石艺术兽面纹 |
分类: 博物馆藏 |
http://s16/middle/4bdc7df7t9f0cf174510f&690
http://s2/middle/4bdc7df7t9f0cf2a00ac1&690
前几日刚刚走访过北京古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初次对瓦当有了一些肤浅认识,没想到昨天下乡时,竟然在八达岭残长城脚下的一个小村里,意外收获了几片兽面纹瓦当,兴奋之余也激起了对瓦当的欣赏与关注~~
兽面纹出现于战国时期,之后经过历代的发展与创新,从宋代开始,兽面瓦当逐渐取代了莲花瓦当,传播到了北方,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
查阅了一些瓦当历史,发现早期的兽面较为突出,宋元时期的兽面上鬣髦甚多,纹理也较复杂。经过发展,早期兽面纹中的鬣髦逐渐演变成胡须等造型,兽面纹饰也趋于简单化,有类似猫头的兽面出现。兽头有的面目狰狞、有的面容娇柔、有的圆眼瞪目、有的面肥齿尖,有的憨态可鞠形,可谓形态各异。
兽面图案清晰饱满,花纹突出,可看到高起的脸颊,五官刻画细致逼真,圆眼,三角鼻,嘴角上翘,胡须或直或曲,尖牙利齿以一排竖道表示,给人以威严之感,周围饰有一圈凸弦纹或连珠纹,使得整面纹饰艺术而生动。瓦当历史随着朝代的更迭,兽面纹瓦当也不断地发展,种类越渐丰富。
瓦当又称"瓦头",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
最初为半圆形,到战国晚期出现了圆形瓦当。
瓦当主要起蔽护屋檐,防止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另外还能寄托建筑物主人的心愿,或起标志性作用。
圆瓦当:直径10cm,长度20/17cm
http://s10/middle/4bdc7df7t9f0cf7f8e309&690
http://s15/middle/4bdc7df7t9f0cf812f14e&690
http://s2/middle/4bdc7df7t9f0cf8beacc1&690
http://s3/middle/4bdc7df7t9f0cf9206f32&690
http://s12/middle/4bdc7df7t9f0cf9332b1b&690
http://s2/middle/4bdc7df7t9f0cf9944c31&690
http://s1/middle/4bdc7df7t9f0cf9b90730&690
http://s1/middle/4bdc7df7t9f0cf9cbbfb0&690
滴水是用来封护板瓦的最底端,使雨水顺其滴下而不伤及屋檐。
前部垂下的如意行舌片上雕饰着花纹。
花草纹滴水瓦当:宽度15cm,
http://s16/middle/4bdc7df7t9f0cf7c7988f&690
花草纹瓦当残片
http://s8/middle/4bdc7df7t9dd2f6e21407&690
泥质灰陶板瓦
http://s12/middle/4bdc7df7t9dd2f85f85db&690
http://s9/middle/4bdc7df7t9dd2f8abe0f8&690
http://s2/middle/4bdc7df7t9dd2f76b6c5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