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热爱去做一点儿什么

标签:
教养女孩情感生活文化 |
来源:《最怕你胸怀大志,却又虚度光阴》
认识小立好多年了。他是我赞叹的那一类人。
人性复杂多变,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个性,但我在生活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趣闪光,用的是最简单的办法——这个人是不是愿意为自己的热爱去做点儿什么。
小立同学在几年前策划了一个活动,这场活动是一个名人讲座。成千上万人翘首以盼,结果却出了纰漏,导致他被很多人责骂。
如果我就这么简单地复述事情,你多半会觉得这个人该骂。干吗自不量力,为什么考虑不周?
魔鬼总是藏在细节当中。我想给大家好好说说这个故事里面的魔鬼细节。
那场名人讲座的主角,叫蔡康永。那一年,蔡康永出了一本书叫《谈话之道》。小立是一个杂志社的主笔记者,同时也是《康熙来了》的忠实观众。
活动安排在一所著名的大学里面,眼看着情况开始不妙,事情悄悄地起了变化。那所大学的礼堂充其量只能容纳几百人,要票的想参加活动听讲的,超过了一两千。大学的保卫处开始害怕了,担心人太多会出安全问题。
这个活动明明已经谈定,大学就放了他们鸽子,临时通知不能再提供场所了。
于是就只能赶紧换场地,换到了本市首屈一指的大礼堂。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当天大礼堂塞得满满的,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人。
与此同时,在礼堂外等着签名的粉丝队伍已经排到了马路对面的街道上。
那个礼堂平时是行政机关开会用的场所,地理位置毗邻政府部门,对于安全保障问题更加谨慎。要求活动只能做很短时间,必须尽快结束。
就这样,一场费力筹备众人期待的活动,蔡康永在后台坐了很久,正式演讲的时间只有一二十分钟。有的粉丝都被激怒了,哗然一片。回过头在网上把策划活动的他和他上班的单位,骂了个狗血喷头。
后来,我们在汉口的夜市摊上吃烧烤,我调侃他几句:“蔡康永虽然是以作家的身份来签售书,本质上却是一个娱乐圈大牌明星呀。”
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个需要按照大明星规格来安排的人。照着一个作家的待遇准备活动,明显低估他了,结果当然就傻眼了。
可是,也是在那一次闲聊当中,我发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
我问他怎么会想到做这样的活动。他说,看见他刚好出新书了,而且喜欢蔡康永和他的节目这么多年,就给他的经纪人发邮件,代表刊社大力邀请他来这个城市。
他说这个城市有那么多的年轻学生,好多人喜欢看那档综艺节目,粉丝特别多,真的很值得来。
就这样小立的邀请成功了,他的初心就这么简单。哪怕因为某种原因,拉不到合适的商业赞助,还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活动给做了。
那个活动的确很不完美。其实一开始他真的不知道做这个活动会这么艰难。那时候他刚刚毕业不久,也没什么经验。
但就在撸串聊天的那个晚上我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小立这位同学,是一个为自己的热爱出手的人。
因为小立做了那场活动,我在现场见识到蔡康永的功力,远远不止于他那本书里的琐碎谈话之道。
在怨念冲天的现场,蔡康永既没有批评主办方,也没有抱怨活动场所管理太严,极其有限的一二十分钟里面,他满面笑容和现场的听众互动开玩笑。他把情绪完全压住,镇定地掌控局面。
这比预料当中的常规性演讲,反而惊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我的媒体人生涯里,见过不少大腕发飙失控,把场面搞得一团糟彻底无法收拾。险峻情势下,最见高手的风范。
说回小立这家伙。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在一个咖啡店做我的新书专访,他说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很牛的公关,把认识的牛人搭配在一起,打造最精彩的各种派对各种局。
我问他,被骂过之后,还做不做活动?
他说做啊,隔年再聚,果然又开始策划活动了。他继续策划过其他明星的活动,开过很多好玩的局,欢乐顺利。积极活跃的小立,渐渐也就成了城中名人。
人要成全自己的喜欢,想做点儿事情,甚至有所作为,需要冒着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会有很大的概率犯错。难免会被骂,被笑话,被嘲讽,但那正是给这个世界带来惊喜的代价。
真正心有热爱,想实现梦想的人,绝不会袖手旁观,会勇敢出手,去试一试。年轻稚嫩经验不足,给他时间和机会,自己就会吸取教训,加以改进,越来越成熟。
嚷嚷一万句你的梦想和热爱,不如为你的热爱去做一点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