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路人甲,希望你也不是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意林美文 |
我和小西约在公交站牌见。
冬日的寒风凌厉成了片肉刀,割得脸上生疼。
一辆公交车将小西甩了下来。身材修长,轻松而活泼地蹦跶着,一身粉红色薄外套,长发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清爽的脸。
穿这么少不冷吗?我问她。
怎么会不冷,我又不傻,但是穿多了,不是难看嘛。我是演员,随时要注意形象。小西笑着说,一双眼睛明亮灵动。
她没有说谎,说话的时候,整个人冻得轻微地颤抖,虽然她已经竭力控制了。
我们去咖啡屋坐下,喝了一杯热水之后,渐渐地,小西缓了过来。
像你们科班出生,也需要这样随时等待着机会?我问,因为在我的猜测里,只有那种没有学历的、跑龙套的人才需要每天蹲在某电影制片厂门口,等待机会。我知道小西的背景,著名影视学院毕业,造星的摇篮,很多大明星都是从那个学校走出来的。
小西笑了,你这么问,很像五年前的我……
小西毕业才一年。五年前,她正在努力备考,准备血战到底。
出生经济优越家庭,在我们还把上海外滩当旅行梦想的时候,她已经跟着家人欧洲转了一大圈。衣食无忧的小西什么都不想要,唯一的愿望便是做一名演员。
我那时候,一直想,如果有一天能考上XX影视学院,自己就平步青云,一切都不用担心,大导演、鸿篇巨制都来找自己,众星捧月。
为了这个明星梦,小西过得异常坚定和痛苦。
几乎训练班所有的人都比自己的形体要好。老师看着直摇头,你这哪里是韧带,你这是牛皮筋啊。
小西不服气。
每天去压腿,拉韧带,疼得声嘶力竭,还是拼了老命地让训练自己的老师加码。
清晨,天还没有亮,就在训练房里压腿。
小西记得,月光清冷从窗户照了进来。瘦削的她,在月光下面,影子拉得好长好长,一直延伸到另一面墙壁上。
整个练功房里没有灯,怕被人看见,被人嘲笑。
有那么一刻,她觉得自己很孤独,孤独到天和地之间只有她一个人。
练功房里灌满了夜的空气,像一个蔚蓝的游泳池,紧紧包裹着她。要么学会游泳,自己划出去,要么就在这练功房里溺毙吧,反正没有人来救自己。
这是一份自己点的餐点,无论如何,含泪也要吃下去……
成功来之不易,往往身边人都会将其归纳为运气。只有当事人才会知道,这份运气是多少汗水换来的。
小西获得XX影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当初进训练班的那个牛皮筋女孩竟然可以成为整个训练班唯一一个被XX影视学院录取的女孩。小西有一种报复性的快感。
她买了很多糖果,挨家挨户地送给那些曾经鄙视过自己的人。
阿姨,我考取了,这是我的喜糖……
叔叔,你家小花没被录取呀,啊哟,没有关系,明年再来……
看着别人嫉妒又被堵得严严实实的嘴脸,小西获得了报复的快感和满足。
大学四年的经历让小西从一个刚入门跌跌撞撞的文艺爱好者变成了专业演员。然而她期待的一切并没有到来。
她依然需要去横店做一个横漂,去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等待机会,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
其实是有的。小西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的东西不一样了。有些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就是有了变化。
大学毕业之后,小西独自在北京呆了半年。
会有同学介绍活儿干吗?会有剧组通过学校找到自己吗?小西每天静候消息,然而始终没有接到一个有实质性意义的电话,来的电话大多是死党约饭,逛街……
大家都一样,没有戏拍,嘻嘻哈哈过日子,直把杭州作汴州。好不容易有一个剧组通知试镜,试完了,也就完了。
她学着和同学一起去了北京大望路某家剧组宾馆,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敲门,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递简历……
投简历一周以后,她接到了剧组的面试通知。
机会没有给你,那是机会的不是。机会给你你没有抓住,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一切听学姐的,从头到脚收拾。
你怎么能穿这么多?你有那么冷吗?羽绒服、棉袄这些埋汰身材的衣服从此以后和你无缘了,换上,短的,薄的,收腰的,明亮色彩的……
什么?冷?你要角色还是要温度?
要角色,对吗?那就冷着吧。
你怎么能吃那么多?你是猪吗?猪比你吃的都少吧,你是大象,恐龙,你是白垩纪时代的生物。
牛排?薯饼?油炸的,天啦,你不想活了吗?
从此以后,水煮青菜。吃一顿香菇青菜就算是加餐了,好吗?
学姐,你是想把我喂成兔子吗?小西欲哭无泪,但都照做了。
姜永远都是老的辣,哪怕学姐这块姜也比自己老不了多少,做演员,多么怕老这个词啊。特别是女演员,老一天都是罪恶。
面试真的过了。
学姐威武!
她兴奋地快要疯掉,问及制片,剧本呢?我想先拿回去好好研究一翻。制片冷笑道,你还要剧本,总共就两场戏,要啥剧本?你要自行车吗?
两场戏?不会吧。小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制片不屑,你还要怎样?两场戏不错啦。你还要上天吗?给你买个窜天猴怎么样?转身不再搭理她。她拿着一页纸的剧本,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
这是北京啊,11月份的天,风是在片肉涮火锅。
小西有些失落,回到住处,学姐恭喜她。有啥好恭喜的,两场戏的打酱油。
打酱油就不错了,你还有六句台词呢。姐当年连台词都没有,你还想怎么样?还想上天……
又是上天!!!
是,她小西以前就活在天上的,衣食无忧,现在是被打回人家了,还是脸着地的,否则怎么会如此的灰头土脸。
话是这么说,组还是要进的,横店还是要去的。
小西说,那天在火车硬座车厢里,她真的很失落,周遭都是人,有一些无座的人就站在走道里。窗户紧闭,空气里弥漫着说不清的味道,馊了一样。有人说话,嘈杂而混乱。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小西恍若梦中,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她的家境很好,为什么要遭这样的罪。为了梦想,梦想在哪里?
以前哪怕再艰难,总觉得前方是有一个画面等着自己,可这个眼前这个画风不对啊。说好的女一号呢?说好的包车车厢,飞机头等舱呢?说好的房车保姆呢?
当年好好和命运签了合同,如今命运你跟我毁约,有你这么干的吗?
小西浑浑噩噩地来到了杭州,在杭州上了剧组的面包车,往横店赶。
双足踏上横店时,一下子冻回到真实。南方的湿冷简直能把人冻成狗,何况还穿着耀眼的春装。
她可能是一只打理得很不错的贵宾,冻得说不出话来。
想流泪吗?嗯,流吧,反正流出来也会冻成冰碴子,没有人会疼惜你的柔弱。
小西说,她还是挺感谢这个戏的,六句台词又怎么样,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小西在现场仔细揣摩,没有自己的戏,也跟着去看,去学。这是她的第一个戏,至少她跨出这一步了。
只是,剧组还得谨言慎行。
小西在这方面还栽了个跟头。
一日,她想换了口味,不想吃剧组的盒饭,可是一身戏服,哪儿有兜去装钱。
于是找另外一名小有名气的学姐借了二十元,可以去开荤咯。
在横店的小镇上吃了一碗肉丝炒面,分外满足,回到剧组,却发现全组的人都知道她借了学姐的钱。学姐说,这不是借给她的,二十块钱,问别人借还不就是跟别人要,看你可怜,就施舍给你二十元,所有的龙套演员都是那样的不容易啊,大家出门在外,总要帮帮后辈嘛。
她无言以对,对方好像处处为自己着想。
那一刻,她真想拿200块钱砸那位学姐的脸上,然而终究是没做。
听说周迅就是因为一份挂历让陈凯歌发现的,随后又因为一句台词没有的小角色让李少红发现,最终成了大明星。赵薇也是在《画魂》里面演了没有一句台词的角色,被导演发掘到了灵气,从此星途闪耀。
小西没有那么幸运,她并没有因为那六句台词的角色被名导相中。从横店回来,她获得了人生当中第一份工资,三千块钱,这在以前还不够她买一个包包。她顺手就在杭州给自己买了一个包包,钱不够,还贴了父亲给她的零花钱一千三百大洋,然后买了飞机的头等舱,一路风风光光回到了北京。
不过,这又如何,依然要穿得少,依然得去酒店找剧组递简历,面试,然后上戏,等待不到十句台词的小角色。
小西说,有一部电影叫《我是路人甲》,说的就是跑龙套的演员。
小西觉得这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路人甲,她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并不缺钱,她有的是梦想,曾经考学,不像有些大明星,陪朋友去考个试,最后自己阴差阳错上了。
她好像从来没有那么幸运过。
大学毕业之后,一切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样平坦,她依然需要四处找活,寻找着机会,吃苦,受冻,然而她并不是路人甲,在她的世界里,她就是自己的女王,是她故事里的主角。
如果真的有一天拍一部戏叫《小西传》,从第一集里我就是这个戏的主角,哪怕在别人眼里,我什么都不是,那又如何,我是自己的主角,我散发属于我的光芒,我自己引以为傲。
小西告诉我,就在当天上午,她又接到一个戏,她数了一下,这次有三十多句台词。小西一面吃着那盘简餐里的水煮豆芽,一面告诉我好消息。
不过,我估计她不敢吃完那点豆芽,就这,对于她而言,已经算是超量饮食了……
来源:小水滴的微情大意(ID:xiaoshuidi2013)。作者黄磊,个人微博@作家黄小刀黄磊,笔名:黄小刀、黄胖子、黄叨叨、黄小叨叨。《意林》编辑,新概念大赛获奖作者,编剧,专栏作家,职业吃货,肠胃却很差,热爱旅游,腿劲却不足,喜欢写作,却患懒癌数年无可救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