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竹
标签:
教育 |
一年竹
赵春
(图片来自网络)
我带着学声乐的儿子来到乐器行买竹笛,很快,我的目光落在一款笛子上。看起来这是一根上好的竹子,挺拔而又结实,材质委实不错,而它的价格,仅仅是其他那些又瘦又小笛子的一半。
我拿起它来,爱不释手。
“不是你吹吧?”乐器行的老板走了过来。“给我儿子买的。”我指指身边的儿子。“噢,看上这根笛子了?”“对。”出乎我的意料,乐器行老板居然一反商人常态:“我劝你最好还是别买它。”“为什么?难道这是次品?”我心里打起鼓。“这是一根一年竹。”“一年竹?”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不说了,买不买你自己定夺吧。”
我拿起那根“一年竹”,让儿子试吹一下,儿子说音色略微有些生涩,除此之外,一切尚好。我捧起竹子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定这是一根好竹子无疑后,便掏钱买下了它。
竹子的命运不幸被老板言中,只吹奏了几次,便裂开了细缝,再也不能吹了。我从儿子手里拿过笛子,看着它表面上细如纤丝的裂缝,心疼得不忍释手。儿子的声乐老师从一旁走过来接过笛子,向我讲述了“一年竹”的故事:
生长在南方的竹,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年,方能成材。有些竹子没有等到过冬,便给砍了下来,这样的竹子叫作“一年竹”。
“一年竹”看上去的确比生长两年的竹子更圆润饱满、俊俏挺拔,可是,它却不是上好的材质。因为没有经历寒冬的风雪霜,这种竹子韧性不够,易脆易折,如果用来做笛子,则不仅音色不美,而且十有八九会因用力吹奏而产生裂纹。
在声乐老师的指引下,我又到乐器行买下一件成材的竹笛,卖乐器的还是那个老板,他看了我一眼,拿出一支笛子。我把两支笛子并排放在一起,这支笛子的外观看上去的确不如上次那支“一年竹”,但捏在手里感到厚重而不空虚,我把笛子交给儿子,他吹了吹,说音色很好。现在,这支笛子已经为儿子服务了半年。而那支“一年竹”,我一直保存起来,没有扔掉。
以前,我只知“橘生淮北则为枳”。而这次我又了解了“一年竹”。“一年竹”的外表虽然光鲜,但却终究因生长期不足而难成其材。竹的生长,有如人的成长,既要经历风霜,也要注重周期,如果只图一时之利,过早地让孩子“成才”、“成名”,就有如过早地砍下的“一年竹”,只是一根图有其表的竹子,而并没有一颗成熟的心。大自然中蕴涵着的规律,谁也违背不得,否则,没准就会变成淮北的枳,或是不成熟的“一年竹”。

想和意林近距离沟通吗?快加意林微信吧!搜索账号:yilinzazhi,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我们在这里等你哦!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