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不是天生的

(2012-12-14 11:05:11)
标签:

杂谈

“道德”不是天生的

 流 沙

 

“道德”不是天生的

(图片来自网络)

 

 

吴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养老金不高,以“日日捐”的形式向社会献爱心。虽然捐的钱不多,每日只有区区一元钱,但她说,这一元钱带给她许多快乐,只要有一日不捐,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前几天看新闻,有位文具店老板街头孤身追贼,为一位女士追回一条金项链。“这样的见义勇为不下十次了。”这则新闻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追小偷时只有他一个人,而且追了长长的一条街。

香港有位义工叫苏金妹,她认为道德不能靠说理,而靠“训练”。如果想让孩子富有爱心,就应该让孩子走上街头去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训练有素”。

山东济南有位叫郑承镇的老人,自从1987年在济南“收养”了一个流浪孩子之后,这些年一共帮助了四百多位流浪孩子,在他收养的孩子中,没有一个再去流浪。

常人很难理解郑承镇的行为,唯有“训练有素”这四字才能解释。

“道德”真的需要训练。这段时间,网上在热议一位名叫陆杰森的美国在华留学生,他在麦当劳门口遇到一位乞讨的老奶奶,于是买了两份薯条,两个人席地而坐,开心地吃着。陆杰森的爱心让许多国人为之感动,但对于陆杰森来说,这却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因为他在美国就是一位义工,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乞丐买一份食物,只是举手之劳。

陆杰森的“很简单”,对许多人来说却是“很困难”。我们接受了太多的道德说教,但缺少实践和体验。结果,我们永远站在“道德观”的阵营里,乐于做一个评判者,而不愿做一位实践者。

2010年去香港培训,在九龙塘地铁口曾看到温情的一幕:一位只有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地铁出口,手举一块“哮喘基金募捐”的牌子向路人募捐,而他的父母则靠在一辆奔驰车边,微笑地看着他。

这个场景,至今,我记忆犹新。我觉得,这是我目前所发现的最好的“爱心教育”和“道德教育”。

 

 

(本文来自意林杂志第17期“升职记”

老爸,丫头想你了鈥斺斘饽钚锤职值男

—————————————————————————————————————————————————

亲爱的读者们,意林杂志2013年在线征订鸣锣开始!只要在线成功订购2013全年《意林》等期刊,均将获赠意林精美杂志,并有机会赢得苹果touch大奖。电话:4006366681 在线征订地址:http://zd.yilin.net.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悲心如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