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性丛林中的忌讳

(2012-09-24 10:49:18)
标签:

杂谈

人性丛林中的忌讳

刘清海

 

人性丛林中的忌讳

(图片来自网络)

 

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生也学不尽。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强调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其实是在讲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庄子曾经看着飞进飞出的燕子说道: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到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人类见到鸟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有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听它的叫声取乐。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

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只有燕子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南先生说,历史上的大奸臣都懂得“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之妙,所以总是避免碰触君臣相处的禁区,因为即使你心怀社稷、一腔忠诚,也难免因一时的劝谏惹来日后的杀身之祸。其实,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更巧妙地为人处世、成就大业了。

 

(本文来自意林新版客户端 下载地址:3g.yilin.net.cn

认命的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