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古墓中的陪葬珍珠去了哪里

(2010-04-29 10:36:56)
标签:

珍珠

古墓

文石

氨基酸

隐字

杂谈

             千年古墓中的陪葬珍珠去了哪里

                  千年古墓中的陪葬珍珠去了哪里

  意林2010年第10新知小识

古墓为何无珍珠

●文  

    古代中国人不仅喜欢佩戴珍珠,而且往往还要在逝者的口中放入一颗珍珠,让其含珠九泉。然而,又有谁看见过考古发掘出的千年古墓中的陪葬珍珠呢?那些历经无数代的各色珠宝究竟到哪里去了?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五言诗《客从》:“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虽然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就写出了“珍珠化为血”的直观现象,但却无法解释其中的奥秘。

    现代科学家帮助人们解析了这个玄而又玄的问题。科学家指出,珍珠的主要物质成分是文石(即碳酸钙),其含量为90%,另外就是少量的氨基酸和水分。文石的化学成分极不稳定,再就是容易溶于水,从而使珍珠的内部结构改变,失去光泽。与此同时,珍珠中所含的氨基酸等都是极易分解的有机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分散解体,因此珍珠化为“血”之说就不足为奇了。

    氨基酸等有机物质过不了百年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而珍珠中的水分更加容易失去,因此,珍珠一般经历六七十年,就会渐渐失去光泽,经历150年左右将化整为零消散殆尽。这就解开了古墓无珍珠的谜团。

    珍珠佩戴在身上,人体皮肤能不断分泌出油脂与碱性汗液,致使珍珠颜色变黄,这又是“人老珠黄”一说之渊源。

(极品胚摘自《羊城晚报》

201049

黄药师: 写字楼里最著名的流浪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c7dbf0100hrz6.html

我在日本受到三次文化震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c7dbf0100homw.html

   那英:为了自己,瘦下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c7dbf0100hom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