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运是挖尽最后一锹土

(2009-12-20 11:25:12)
标签:

小镇

车厢

公交线路

座位

巴尼

华盛顿

杂谈

幸运是挖尽最后一锹土

幸运是挖尽最后一锹土
●查一路

    美琳达失业有几个月了,依靠政府救济金度日。她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这里有保护得很好的人文景观,风光旖旎。
    从华盛顿来的公交车线路,经过美琳达家门前,而且不远处,就是一处车站。
    有了几次坐车的经历,美琳达发现,车厢内有时显得拥挤。尤其一些老人,动作迟缓,有限的座位往往被年轻人捷足先登,美琳达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年轻人都有很好的教养。
 一天,她灵机一动,既然时间空闲,何不为老人提供一点帮助?一点小小的善,也可以换来老人的乘车方便。
     于是,她的做法是,在班车停靠时,上车占一个座位,等到车厢里有站立的老人时,她便让座下车。
 一位叫巴尼的老人,是美琳达的常客。从华盛顿到这个小镇开车大概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巴尼在华盛顿和这个小镇各有一处房子,在这种往来于小镇和华盛顿两地的班车上,巴尼乐此不疲。这是位乐观开朗的老人,每到一处,都会带去一片笑声。
    美琳达喜欢巴尼,她几乎把每次所占的座位都留给巴尼,她把巴尼幻想成自己去世的父亲。交流时间一长,她渐渐感觉巴尼老人有些奇怪,这老头应该是个富豪,可为什么喜欢坐这样的公交车呢?
    巴尼的笑声如波浪一样舒展:“噢,一个人坐在车里,我感到孤独,我喜欢在形形色色的人中间。”
    巴尼是个有钱人,这点很快就得到了证实。不久,他买下了数十条公交线路运营权,其中也包括从华盛顿到宾夕法尼亚州小镇的这一条。
    一年快要过去了,美琳达继续着她的“善举”。
    可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巴尼不再出现在车上,没有巴尼的车厢,显得冷清,美琳达也感到了失落。
    第二年的春天,美琳达收到一大包邮件。正如美琳达冥冥中所想的那样,邮件是巴尼寄来的,邮件包里有厚厚的法律文书、遗嘱和一封信。
    巴尼在信中称,每一颗善心都应得到奖赏,何况美琳达是想方设法在做着善事。
    同样,巴尼坦言: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都没有分一部分遗产给美琳达的想法,他想把所有的钱都献给慈善机构,只是后来才动了念头,内心很矛盾,但是后来,美琳达毫无企图的付出,一步一步打动了他,直至最终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巴尼最后一句话是:孩子,请记住,挖到最后一锹,才能见到金子。
    美琳达流着泪,喃喃地说,亲爱的巴尼,我固然需要一笔钱,可你教给我的道理比一笔钱更重要:幸运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偶然”和“意外”,而是一点一点靠近,一步一步抵达。
    美琳达了解巴尼的心愿,把巴尼赠予的遗产,捐给了慈善机构,一共168.18万美元。几天后,美琳达接到巴尼律师的来信,巴尼临终前告诉律师,当慈善机构接到一笔168.18万美元捐款的时候,美琳达就获得了巴尼的物流和运输公司以及数十条公交线路运营权的继承权———一块大得令美琳达无法想象的馅饼。

(灿海摘自《时代青年》
2009年第9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贾平凹:对 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