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弱者同情你

(2009-05-26 11:35:15)
标签:

情感

 

    让弱者同情你

                            让弱者同情你

                               陈全忠

 

    1998年,柴静辞了电台主持的工作,来到北京。那时她还不是央视的名记,她正处于失业中,每天逛图书馆,希望在报刊中找到一两条招聘记者的信息。

    有一天,柴静捡到了一本很破旧的杂志,但封面的照片和故事吸引了她的目光。

    一个女孩从背后搂着一个赤裸上身的男子的照片——那是海南的一个十六岁的妓女。记者拍了她去村公所堕胎,听客人讲人生,发高烧,挣钱养男友……最后一张,是她赤着身体,躺在月光里沉睡。一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灵魂由此泄露——这是影像的力量,柴静用心记住了摄影记者的名字赵铁林,然后给杂志社打电话,愿意做一个免费记者,条件是,和赵铁林合作采访一次。

    这么好的条件,杂志社当然愿意。第二天,柴静跟着赵铁林去拍孤独症儿童的题材。治疗中心,孩子们沉默,目光黯淡。赵铁林拿着相机在旁边卡擦卡擦按着快门。柴静发现,一个母亲为了孩子治病,白天就一直在医院里,于是她走上去问:“我能不能采访你?”

    这位母亲拒绝了:“这是我不愿意和任何人谈的一部分。”态度非常坚决。

    柴静一点办法都没有,而赵铁林准备离开,看到柴静无助的目光,忍不住转身说了一句::“你想采访弱者,就要让弱者同情你。”

    看见柴静依然不明白的神色,他补了一句:“当初我拍那小姐,是因为我比她们还穷,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她们可怜我,让我拍,拍完了,她们请我吃饭。”

    然后赵铁林把柴静丢那儿走了。

    夜色慢慢地降下来,柴静依然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跟着那对母子从治疗中心回家。人家进屋了,柴静只好孤零零地站在院子里。那是夏天,孩子的母亲开始做饭,进进出出,应该看得到柴静,但就是没有搭理她。

    吃完饭,小孩先跑出来玩。孩子很小,没有注意到台阶的跨度,脚步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柴静在旁边看到了赶紧扶住他,带他在院子里一起玩。

    过了一会儿,孩子母亲出来了,牵着一条大狗要去散步,并喊住快灰心了的柴静:“你来吗?”在散步的一段路程里,柴静采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十多年过去了,柴静依然在新闻界摸爬滚打,名气越来越大,但她永远不会忘记赵铁林给她从业生涯中上的第一课——让弱者同情你!

    我听柴静讲起这段往事,是在大学的一个讲座上。那段时间,正值美国2008年大选,两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为一个水管工乔争得火热。在我们看来,一个普通的水管工人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角色,但两位总统候选人谁也不敢小视这个角色,甚至需要这个水管工的同情,来决定未来牌局的胜负。

    在很多人的逻辑中,弱者是可以践踏的,是用来同情施舍的,但没有想到,有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来自弱者的同情和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情的常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