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舞台背后的张亚东“人见人爱”
(2009-02-13 09:45:10)
标签:
电视人见人爱手记节目录制张亚东 |
《我为音乐狂》
——编导手记
在做这期节目之前,我对张亚东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他与王菲的合作上。我是王菲的铁杆粉丝,对张亚东的喜爱多少有些爱屋及乌的意味,关于王菲的一切我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但对于这位音乐才子的所知还真是寥寥无几,只知道他是王菲的御用制作人,给王菲制作了《浮躁》《寓言》《只爱陌生人》等几张比较张扬个性的专辑。
时间短,任务紧!当我读完了他的资料和博客之后,真是对这期节目充满期待!
没谱青年
他在博客里自诩为“没谱青年”,他说“所有定下日子的事情”都会让他不高兴,他希望做任何事都不要给他定时间,而要在他愿意的情况下去做。比如最好坐飞机能赶上哪班坐哪班,经常会放朋友“鸽子”。
从那天起,我每天最担心的就是——他会突然不来了。
节目录制前跟亚东通了三次电话,每次他都很忙。电话那头的他语速不快不慢,听得出他的疲惫。尽管如此,他还是会非常客气的听我把话讲完,说一句“没问题,我们再联系!”在那之后,每天和我沟通的就是他的移动小秘书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必修课除了反复修改策划案,就是给他的手机留言,然后在睡觉前祈祷他会准时来录节目。
果然,录制的那天早上10点,突然收到他的短信,他说因为这几天在赶制一张专辑,已经几天没合眼了,不能过来了。我赶快回拨他的手机,结果和我说话的依然是小秘书。我们的节目要在下午一点半录制,所以那一刻,我的感觉只能用崩溃来形容。
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告诉他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准备好了,希望他能过来。大概过了10分钟,他把电话打了回来,说他的状态极差,担心录出来的效果不好,希望我们能够体谅他,约个时间下次再录。说实话,那时我真想“放他一马”,但最终还是咬咬牙,说了一大堆让他来的理由,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诚意打动了他,他听完之后,沉默了半分钟说“好吧,我一定来。”
人见人爱
条纹衬衫、紫色的羊毛衫、深蓝色牛仔裤加一双白色球鞋,简单随意又不失时尚感。据我所知,他以前在山西矿务局文工团的时候,因为长期熬夜,饮食没规律,得了十二指肠溃疡,后来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一,所以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消瘦。他的腿很长,所以比例很好,据说以前的同事还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美国腿”。
我问他要不要先睡一小会儿,调整一下状态。他说要是现在把眼睛闭上就不知道能睡到什么时候了。
节目录制现场,亚东还是他保持不快不慢的语速、随和的口吻,或许是制作人经常要和歌手沟通,所以他的表达能力很好,还会经常用一些有趣的表情和手势。比如说起和齐秦唱卡拉OK,说起王菲录歌很随意等。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会很认真的倾听,用眼神表示他的理解或认同。
在这里透露一个秘密,据本人观察,节目现场的每位女性(单身或未婚的都算上)看亚东都两眼放光,在中场换带子的时候,有几个女生还不听话地冲到台上要和亚东合影。亚东不仅没有反对,还非常配合地站起来与大家拍照,把大家美得不行!不过想想倒也合理,把这么帅气的才子摆在面前,谁能不爱?
分享了他对音乐的执着与梦想,我想会有更多的人去支持他,不仅爱他的人,更会热爱他的音乐!忽然想起嘉宾李亦非的一句话:“我们如果热爱亚东的音乐,我们就花钱去消费他的音乐,这是对他最大的爱。”
感动达人
在节目现场,我们听到亚东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动”。
“我觉得地铁里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很疲惫,有的人很喜悦,有的人有老人有在那儿,也有很年轻的小孩……大家坐在一辆列车里,但是各自不同的目的,你就会觉得真的是包容了好像整个城市的一个,有一个很大的情感在里头,所以我会自己就觉得很感动”
“林忆莲唱歌的时候,她每一个字咬出来就很感动”
“那英是我偶像,我非常非常喜欢她唱歌,我觉得那英只要张嘴我就可以感动”
“齐秦就是那个力量太强了,我觉得他的音色是华人男歌手里面非常纯净的音色,非常忧郁的气质,可以给你带来那种感动”
“林夕填的那个(词),他之前的一句好像是在一个十字路口,类似这样的我记不太清楚,好像是我面对一个十字路口红灯、绿灯、红灯,我已经感动到不行”
听亚东说了这么多的“感动”,我在想他为何如此容易被感动?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评价一首歌“好听”或“不好听”,很少听到有人会说被哪一首给歌感动了。到底是我们听不出那些感动?还是现在的歌都不会让人感动?
张亚东曾为金海心制作过一首歌叫《把耳朵叫醒》,没错,从今天起要把耳朵叫醒,在音乐中发现感动,在生活中寻找感动!
总结
节目做得很顺利,现场音乐不断,笑声不停。在这里要感谢一下我们的主编,亲自出马去接亚东,还有临时帮忙救场的特邀嘉宾李亦非。
怎么又提到救场啊!亚东不是来了吗?哈哈,那就是另外一个小插曲了!!
编导:小卓
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