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妈妈
(2012-03-11 17:24:38)
标签:
桃姐妈妈情感 |
分类: 声光碟影 |
看完《桃姐》又会想起妈妈、想起奶奶和外婆。一想起她们,脑海中就会出现几张和桃姐一样的笑容,满满的亲切,甚至连眼角的纹路也像。最像的是她们的身形、举止和言语。
妈妈、奶奶、外婆和桃姐,她们都是一样的人。
电影里,桃姐因中风腿脚不变住在养老院里,罗杰打电话问:舒服不舒服,有没有事,有空就去看你。桃姐都慌忙的说:舒服舒服,没事没事,你忙你的不要来、不要来。而其实,就早早的坐在门口翘首以盼。我就会想起,妈妈住院的时候,中午打电话问候,她也都说:我很好很好,医院很舒服,病号饭很好吃,不要担心我,你好好上班,下班不要来,自己多休息,这里有你爸在,一切都好都好。有几次发烧到40度,她还强打精神让我们回去,不要守夜,说死不了,没关系,你们明天还要上班,不要影响休息。
医院怎么会舒服,病号饭怎么可能好吃,发烧到40度怎么会没关系,只是,她们都太坚强,她们都习惯为别人着想,习惯去伺候别人,当大家开始关注她,为她做一点事的时候,她会那么的愧疚和不适,仿佛给家人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她们乐于享受天伦之乐,但又不愿意成为家人的负担,只是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病痛和对未知的恐惧。
看《桃姐》时,几次泛红了眼眶,却没有留下眼泪,每次在眼泪要夺眶而出时,镜头就会转向别处,我想,许鞍华不是要煽情,而只是要带给我们一种平实的感动,一种现实的呈现,更多的是一种无法抚慰,也无法消散的心酸和痛楚。就像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背影,会让你的心忍不住纠了一下。
许鞍华惯用的长镜头让人印象深刻。罗杰心脏搭桥饮食都有忌讳,桃姐嘴上责怪,但第二天依旧开火,葱姜爆香,加水倒油,撒上香料,煮他中喜欢的牛舌,对少爷的溺爱依旧。就像《天水围的日与夜》邻居梁老太的十块钱青菜炒肉,先放肉后放菜,顺序一丝不苟,吃完慢慢的收拾干净,剩下的菜用盖子留到晚上吃。
许多的细节,琐碎而寻常,却让人感同身受,又猝不及防。
出了电影院,回来的路上,我和方都很沉重,我们都想到了衰老的问题。现在的我,最怕老,最怕那些有关衰老的联想,那种令人生不如死的痛楚,赤裸裸地站在想象的尽头等着你。
但有些可怕的想象,你越回避,就越是暗潮汹涌。
在等红灯时,我说:如果有一天,我嘴角流延目光呆滞中风在床不能自理,请你一定要杀了我。不要让我痴呆癫狂蓬头垢面还丑不自知的苟延残喘。方尖叫的说:我要安乐死,我要安乐死,我也不要活成那个样子。我本想开个玩笑:没有安乐死,只有自杀和他杀。可是,说完,我们都笑不起来,突然意识到,这不是玩笑,因为这是一种犹有竟时的联想。
每个人都害怕那一天的到来。
单身一辈子的桃姐,还有罗杰来为她送终。而,单身一辈子的罗杰呢?还有,同样准备单身一辈子的我们呢?
。。。。。。
我把车停在路边,真难过,奶奶的。
妈妈离开后,我就没有什么牵挂了,也不想让自己有什么牵挂。那一天,真的来了,就平静的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