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三个桩
(2009-11-19 17:29:25)
标签:
情感 |
分类: 心情偶拾 |
灏到广州出差,顺道跑到深圳探访星,他们俩一碰头,必然要抓上我,一个电话,周末,我们仨就在深圳相聚了。
一个电话就可以让我心无旁骛地从厦门飞到深圳的人,只有灏和星。
我不是想说,我们周末玩了多少地方,我们玩的有多么的开心。重要的不是去了哪里,而是和谁在一起。事实上,我们只是在第一天世界之窗逛了2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呆在星舒服的家里,小芳带好孩子,煮好饭菜,把我们照顾的很是周到。星把他珍藏的两瓶葡萄酒开了,我们喝着美酒,谈着点点滴滴,很舒服,心里很踏实。
我记得,我们仨这样的相聚和畅谈是在星和灏大婚的前夜,我们也是这样抽着烟谈到天亮。后来,我到了厦门,星去了突尼斯,再后来,他们都有了宝宝,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宝宝们都相继上了幼儿园。
我至今记得,那个谁的口袋里的2元钱买的一串羊肉串,我们一人一口的大快朵颐;我至今记得,艺校的招生假期,我回到一中的校园,他们朝我扑过来的情景;我至今记得,他们曾害怕告别单身,他们担心有了宝宝生活会有所改变,而今,所有的改变,他们是那么的心甘情愿;我至今记得,他们谈过的那一次次恋爱,每一次都那么真实,每一次都象初恋般炽热,最后发现真爱就在身边;我至今记得,他们给我寄得生日礼物,《唐诗》《宋词》《白痴》《雾都孤儿》,他们说,他们不懂的都要我去读。。。。。。
是的,我都记得,我们都记得。
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是多么幸运,我有两个这样的朋友。我们见证着彼此的成长,我们也一同经历了青春。
我们是如此的相似,又如此的不同。
灏毕业后一直在大学任教,踏实而勤恳,一份工作养老婆养孩子还养了车,天性乐观而极具责任感,生活简单而幸福;星一去国外6年,终于今年和老婆孩子在深圳定居,在华为的中层做的如鱼得水,性格固执但坚定执着,小夫妻在摩擦中渐渐融合;我飘在厦门也6年有余,至今没有安定下来的感觉,也许我仍心有不甘,总想超越平凡的生活,也许我是晚熟的一个,还没学会为自己负责,可是,我依然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是怎样的一代人。我们是温驯的一代,亦或是平庸的一代,我们小时候是听家长话的好孩子,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我们是激情澎湃的八十年代的看客。我们在沉闷却又浮躁的九十年代接受了高等教育,电视里、广播里张雨生的歌声: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十年后,我知道,我的未来也许永远只能是梦了。而,以前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这样那样对谁负责对什么负责,而当了老师之后才逐渐明白,其实,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
我们的话题不再是未来怎样,而是生活怎样;我们的生活也不再是物质怎样,而是精神怎样。我们也不再只是别人怎样,而是彼此怎样。不管怎样怎样,我们应该越活越有人样。
。。。。。。
周末的时间很短,我们意犹未尽。好在,福州、厦门、深圳的城市铁路就要开通,我想,那时,到福州、深圳不过一两小时的距离,这样的相聚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