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随笔/感悟念想德安古堡情感友谊 | 分类: 心情偶拾 | 
深秋的厦门气候干燥而清冷,我喜欢在这样的天气着短衫出行。清清的凉风让你不由自主地收紧懒散的身体,午后的阳光慷慨地包裹在身上有种暖暖的触动。
周六和校语文组一行到德安古堡。
说古堡其实就是一个有着高高围墙的院落,唯一能证明它的历史的是墙壁上的青苔和墙头上的篙草。周遭是一片金黄的田野,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古堡旁缓缓的流过。
同事们或烧烤或戏水或打牌,难得的假日放松。
溪旁有几座茅草亭,一个静蔼的所在。靠坐在亭里看满目的金黄听潺潺流水感受扑面而来的清冷的充满田野气息的风,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老家的凄云禅寺也有这样一个茅草亭,我曾和浩、凤还有星他们一次次的骑着单车到那里小驻。我们也曾一次次的在佛像前虔诚的许愿,关于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前程还有我们的友谊,保佑身边的朋友都健康、快乐,永远不要分开。
永远不要分开,这曾经是我们的共同的愿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在厦门、凤在北京、浩在福州、星在突尼斯。地图上如此遥远的几个点。以前在课本里读柳永的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时,我曾笑宋人过于矫情,必然早生华发。而今,我却也怕读到这样的句子。有时在电话里夸夸其谈,张扬的无法收场,想说的话却一句都没讲。有时拿着电话却突然的沉默,电话的那头问我为什么不说话,我总是说:好久不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是的,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让我在短短的时间里说出对他们最想说的话。
每年的年假,是天南地北的我们相聚的时间。万家灯火的夜晚,我们会聚在东门的那座孤冷的桥上。那座东门大桥见证着我们青涩的成长,也看着我们的青春一点点的湮灭。我们常坐在昏黄的桥灯下,看着往事一幕幕回放。有时会买来几支银白色的小烟花,在桥上静静的燃烧,那一点一点燃烧的还有我们所剩无几的忽闪忽闪的青春。记得星大婚前的夜晚,我和浩陪着他在桥上感慨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困惑,他要我们好好珍惜所有单身的日子,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天一亮,他就要去迎娶他梦寐以求的新娘,而前夜,他却和我们一起在桥上留下了一堆关于生活与梦想的烟头,烟灰在黎明的曙光里湮灭。
浩的大婚前夜,我们又上演了这样的一幕。
于是,他们说,下一个就是我了。
那个时候,其实我想说,这样的夜晚不会再有了。可我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
我想我永远都记得那些夜晚,那些烟火,那一支支点燃又熄灭的烟头。
那是我无穷无尽的念想,那是时光深处的温暖,那是记忆角落的烟花,那是我难以言说的感怀。
。。。。。。
“嗨,在发什么呆呢?”不知何时同事来到身边。
“哦,在欣赏美景”我随口答道。
一旁的甘师傅笑我:这样的地方有什么好看,我们老家有的是,比这里还美的多。
 
是啊,我的老家也有的是这样的美景,可我们为什么要离开?
离开了为什么又要这样深深的眷恋?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