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人节里说相亲

(2007-02-14 10:31:00)
分类: 心情偶拾
也许是人到三十了吧,身边还没有一个伴侣,一下子成为了许多好心人的焦点,不少朋友同事纷纷向你推荐他们身边的美女云云:

“她单位很不错,是公务员”

“她家有两套房子,还是研究生啊”

“她很高,也很漂亮,很衬你啊”

“见一见嘛,见一下又不会死”

“感情可以培养啊,不试怎么知道呢”

。。。。。。

很感谢他们的关心,只是有时候这样的关心对于我们来说会变成一种负担。本来不觉得三十有多老,可是总有人在你身边提醒的时候,就让你感觉三十岁好象就要入土了一样,让本来就忙碌的我们平添了一份焦虑。其实,很多时候,我想说,对大龄单身青年最大关心就是不要过问他们的婚姻,他们不是不明白,他们也有自己的主张。

对于相亲,我总是一笑置之。不是我自视清高不肯相亲,而是婚姻实在不是一种买卖,感情的事更不可以勉强。试想一下,从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某个目的而见面,而这个目的恰恰是要找一个和你厮守一生的人,于是双方都相互打探着对方的底细,目测对方行为举止,评定他(她)的道德修养,而他(她)也因为要给对方一个好印象,拼命着伪装着自己,拿捏的着分寸,说话也酌字酌句起来。在相亲之前大多会有“成不了恋人也可以做朋友”的说词,这其是一种有退路的说法。而大多数的相亲都搞得很正式,成了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认识,所谓的第一印象也只不过是看对方的外在形象,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是很难再有第二次见面的。这样的相亲,也就是把不认识的两个人放在一起展览一翻罢了。把两个不认识的人为了结婚的目的放在一起,总是会比较尴尬。想起这样的场面,我都会不寒而栗。纵使这样的相亲真的成功了,这样的结合真实么?

更有甚者,听说现在已经有许多地方兴起了父母相亲团,这个父母相亲团不是父母去相老伴,而是父母因为家中的有大龄的子女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替他们去相亲,于是见面的都是双方的父母,互相夸自己的儿女如何如何的优秀,大有王婆卖瓜之势,以前父母总是要求我们要懂得谦虚,不要骄傲,有一点成绩不可以到处炫耀,而如今,他们为了择媳或是择婿忘了所有的矜持,毫不脸红的夸耀自己的孩子,也真是难为他们了。相亲完拿回一堆的资料照片还得苦口婆心的要孩子挑,而大多数的子女是不予理睬的,有个别孝顺点的就拿几份资料敷衍一下,父母一转身就丢入抽屉,再也不会翻起,若是父母问起就说不合适,一推了之。最终还是枉费了父母的一番苦心。

但也有人认为这未尝不是接触异性的一种好方法。他们的口号是“是给他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他们觉得相亲比网恋来得真实,毕竟红娘对对方的家境以及人品有所了解;相亲又比邂逅来得稳妥,一见钟情的感情往往不会长久。接触异性有很多种方法,相亲只是其中一种。所以他们认为相亲适合任何层次的任何人,更适合今天那些忙碌的大龄单身男女。有人说相亲虽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途径,但对婚姻来说,还是适用的,尽管有些做作,但相亲并不俗气,只是有的红娘的花言巧语让相亲变得俗气了。还有不少“相亲狂”,天天乐此不疲。我就有这样一个朋友,据说相过的人没有一个团也有一个连了,每天和陌生的异性交往在他的眼中成了一件新鲜刺激的事情。他总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不管相没相中,顺眼的都可以成为朋友,多认识一点人总没有坏处吧。也许在的他心里,相亲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过程更让他心旷神怡。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复杂、最难表达和解释的一种。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也因为它的隐秘和复杂,所以相亲也并非适合每一个人。

很多人说我的观念落伍了,有许多成功的婚姻也是经人介绍的,为什么不一试呢!

也许是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操守,我相信属于自己的那一半一定不是别人的介绍的。

如果她一直没有出现,是我们的缘分未到。

我愿意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