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楂球:老骥伏枥的高适

(2025-11-25 00:00:25)
标签:

文化

山楂球

老骥伏枥的高适

今晚报

分类: 自由点击
山楂球:老骥伏枥的高适



老骥伏枥的高适



作者:山楂球     
原载:《今晚报》2025年11月10日第12版

  在岁月长河的流转中,有些人即便到了人生的后半程,依然怀揣着最初的梦想与热情,如暮年的骏马,虽身形不再矫健,却依旧志在千里。唐代诗人高适,便是这样一位老骥伏枥的追梦者。

  《旧唐书》中说,在唐代诗人中,高适,是唯一的“达者”。因为唐代诗人中,杜甫、李白落寞收场,王昌龄、王勃、孟浩然骤然离世,而高适却凭军功封侯。其人生辉煌竟绽放在最后十年——这位老骥伏枥的传奇,最终以军事才干留名青史。

  高适生在将门,祖父高侃是一代名将,父亲高崇文虽只是小官,但对高适的期望很高,不仅教高适兵法,还让他努力读书。在当时,想谋取好前程有三招:一是科考,二是举荐,三是从军。高适年少时,高崇文便在任上去世了,自然没人能举荐高适。去科考?对出身将门的他来说,很是困难。看来,只剩从军这条路了。

  为谋出路,高适毅然踏上漫漫边塞路,先后投奔多位节度使,却屡遭冷遇。长安城的科考场同样向他紧闭大门,连续落第的打击让而立之年的诗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生方向。然而塞外的风沙没有白吹,这段坎坷岁月反而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积淀。他写了不少边塞诗,比如这首《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既有如李白这样的知音,也有杜甫这样的后辈友人,还有乐师董庭兰这样的艺术知己。

  董庭兰本是名震天下的琴师,却因世事变迁流落江湖。当高适与这位故人久别重逢时,却发现昔日好友如今窘困到连酒钱也拿不出。临别之际,高适挥毫写下《别董大二首》,为挚友踏上新征程壮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黄云蔽天,太阳无光,北风吹走雁群,大雪纷纷而至,此景正应了诗人心中之悲。然而,此时诗人笔锋一转,鼓励友人: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人会不认识你呢?这既是对挚友的勉励,又何尝不是诗人对自身的宽慰呢?

  又过了几年,高适终于被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进入仕途,被派往封丘担任县尉。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适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他先是受到唐朝名将哥舒翰的器重,又护送唐玄宗去四川。当永王李璘在江东起兵图谋割据时,高适因曾谏阻玄宗分封诸王而受到肃宗重用,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率兵前去平乱。平叛后,高适继续参与讨伐安史叛军的军事行动。此时已垂垂老矣的他,终于扬眉吐气。

  764年,高适官至散骑常侍,又晋封渤海县侯。第二年,高适离世,后人将他和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