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剑:路遥的“文学导师”

(2025-01-03 23:43:15)
标签:

文化

王剑

路遥的“文学导师”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典藏
王剑:路遥的“文学导师”



路遥的“文学导师”



作者:王     剑      原载:《 今晚报 》2024年12月31日第19版

  柳青与路遥同为陕北人。路遥发自内心地尊敬柳青,把柳青称为自己的“文学导师”。

  路遥近距离接触过柳青,领受过他的直接教诲。上世纪70年代,陕西省多次召开创作会议,柳青受邀讲话。路遥在台下听得非常认真,此时的路遥已是延安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正痴迷地爱着文学。后来,路遥到《延河》杂志社工作,正值柳青的《创业史》第二部要在《延河》上连载,他就成了柳青作品的责任编辑。每次见面,柳青都海阔天空地给他讲许多独到的见解。柳青病重住院期间,路遥多次前去看望。为了不耽误小说连载,柳青在病榻上一边配合治疗,一边“比以往更使劲地用蝇头小楷修改作品”。当一章又一章的手稿被送到编辑部时,路遥似乎在“字里行间听到了柳青的喘息之声”。他被柳青的创作精神感动着,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着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精神素质。后来,路遥“难忘与柳青讨教文学创作的美好时光”,接连写下《病危中的柳青》《柳青的遗产》,来表达对老一辈作家的敬意。当时不少人觉得柳青作品少,出言轻薄。路遥据理反驳:“比之某些著作浩繁的作家来说,柳青留给我们的作品也许不算多。可是,如果拿一两金银和一斤铜铁相比,其价值又怎样呢?”

  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对路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路遥上大学期间,《创业史》就是他的床头书,他认认真真地读过四遍。动笔写《平凡的世界》前,路遥又把《创业史》读了三遍,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柳青是陕西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家,路遥七读《创业史》,心怀感激地接受了柳青的馈赠,更坚定了自己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传承。《平凡的世界》创作间隙,路遥又前往长安县的柳青墓拜祭,再次领受柳青的精神支持。路遥的小说《人生》完稿后,几次取名都不理想。最后,路遥想起了柳青的《创业史》中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于是,路遥截取开头的“人生”二字,作为小说的名字,这段话后来也印在了《人生》的扉页上。

  柳青曾对路遥寄予厚望。有一次,路遥问柳青:“你一个陕北人,为什么把创作放在了关中平原?”柳青想了想,说:“这个原因非常复杂,我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挑起来。对陕北要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停了一会儿,柳青又感叹地说:“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这么大的一块土地,陕北人自己如果写不出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代的!”这次谈话,成了柳青的生前托付,也是路遥必须完成的创作任务。因此,在《人生》走红之后,被“一种红火热闹的广场式生活”包围着的路遥,很快清醒过来,迅速投入《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之中。

  《平凡的世界》可谓是一部对得起陕北历史的大书。此书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路遥专程去了柳青墓。这是路遥在向他的“文学导师”柳青汇报自己的文学成果,亲手交上自己的答卷。

  柳青对土地和人民怀有一种深沉的爱,认为作家也是一个普通劳动者。路遥高度认同柳青的态度和做法,在不同场合也反复强调文学创作是一项“体力劳动”,“写小说需要的是劳动者的赤诚而质朴的品质和苦熬苦累的精神”。在路遥看来,作家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只有“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才能完成伟大的作品。正因为葆有这样的认识,路遥在文学的田地里,用心血和汗水奋力耕耘,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

  路遥病逝后,王安忆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取名为“黄土的儿子”。这个称谓,精准地概括了路遥的精神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