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旧书摊里的有趣“邂逅”

标签:
文化方言旧书摊里的有趣“邂逅”今晚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经常到老城区内的旧书摊淘书,偶尔能发现好书,有时还顺便“邂逅”图书扉页上的有趣文字,比如购书时间地点或赠言。而最有趣的是原书主人在书里留下的手写文字。 旧图书里的手写文字,多为原书主人的读书心得。页眉与页脚上密密麻麻的钢笔字,与文中的画线、标注等痕迹,都是让我感兴趣的地方,让我产生一种闯入他人世界的奇妙感觉。 在书上留下只言片语,就如同今天微信朋友圈上的留言,抑或视频中的“弹幕”,让后续读者感到非常有趣。一次偶遇一本残缺的《论语》,在《论语·子罕》中,有旁批这样写道:“此‘子罕’非彼‘子罕’也。”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原来子罕是个历史人物,有著名的“子罕弗受玉”的掌故流传,而《论语》中的“子罕”篇中的“子罕”,是“孔子很少说话”的意思。读到此,不禁会心一笑。 旧图书里这些有趣的文字,是原书主人思想或情怀的坦荡流露。后续读者倘若能与原书主人的“想法”一致,心灵相通,必然会击掌拍案或心一笑或,没准也会留下只言片语,这是一种有趣的“思想邂逅”,甚至可称为亲密“相拥”,这实在是读书人的一种意外温暖。通过“邂逅”书里这些带着温度的“留言”,“享受着”与原书主人的思想碰撞,这是读书人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阅读乐趣。我想这也是所有读者都很期待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