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悦蕾:做隐士更快乐

(2025-01-31 00:16:16)
标签:

文化

刘悦蕾

做隐士更快乐

今晚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刘悦蕾:做隐士更快乐



做隐士更快乐



作者:刘悦蕾      原载:《今晚报》2024年9月3日第17版

  陶渊明头脑里始终盘桓着归隐田园的念头,每每在官场中不如意,就激发出他的退隐之心,信念在反复多次的辞职过程中强化叠加,最终催发出《归去来兮辞》。辞赋中都是对未来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

  后世画家们精心解读了《归去来兮辞》中的场景,挖掘出很多片段。到了北宋,以此为主题的画作出现了一个小高峰。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一幅《陶渊明归隐图》,相传为北宋画家李公麟所绘。这幅横卷分为七部分,画面包括乘舟归来、入室饮酒、抚松盘桓、抚琴悦亲、巾车赴田、菊田躬耕、登高舒啸,每段场景旁均录写一段对应辞文。画家用线条将文字形之于画,形象地解读了辞赋的内容。画中的陶渊明飘逸洒脱,一副隐士风范。

  在辞去彭泽令的转年,陶渊明又写了《归园田居五首》,详细叙述了归隐田园后真实的生活和心态。一个人的少年时光大多是美好的、纯真的。“园田居”是陶渊明少年时的一处居所,这次辞官归隐选择回到旧居,也说明陶渊明希望找回自己最自在、最纯粹的状态。因此,他才感慨这次辞职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束缚中挣脱出来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呀!

  陶渊明生逢魏晋南北朝乱世,命运裹挟在动荡时局中,后人解读其辞职原因时,加上了“不事二主”这一风骨,特别是在朝代更迭时,更成为文人士大夫效仿的楷模。《归去来兮辞》则成了诉说心声的自白。

  宋末元初的大画家钱选,就视陶渊明为知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幅钱选的青绿设色手卷《归去来辞图卷》,画面选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乘舟归来”这个场景,钱选在画面左侧题诗:“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长啸有余清,无奈酒不足。当世宜沈酣,作邑召侮辱。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钱选借陶渊明不愿趋炎附势而辞职返家的事,婉转表达了不为蒙古人工作的立场。元朝出现了大量这个主题的绘画作品和题画诗,大多文人是借画明志、借诗达意。

  陶渊明其实并不是早早觉悟的人,但能在四十多岁做出如此重大抉择,却是个勇敢的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收获了二十年的好心情,应该知足了。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找到真正的快乐,有的人更是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这不仅是缺少智慧,更是缺少勇气。所以,不要畏惧眼前的阻碍,好好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任何时候觉悟都不晚,只要你愿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