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光祖:读《河山传》

(2024-07-28 23:55:36)
标签:

文化

杨光祖

读《河山传》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典藏
杨光祖:读《河山传》




读《河山传》


作者:杨光祖     原载:《今晚报》2024年7月9日第19版

  读完了贾平凹的最新长篇小说《河山传》,一时默然,但内心却像河流一样,有种波动的暗流。

  小说名为“河山传”:山,就是老板罗山;河,就是罗山的跟班洗河。等于是两个人物的合传。《河山传》用了编年体的写法,从1978年写起,主要内容分四章:洗河(1978年—1996年)、罗山(1996年—1998年)、董事长和助理(1998年—2001年)、花房子(2001年—2020年)。还有一个前言,一个后话。最后是后记。

  贾平凹的所有长篇小说,都有一个后记。有的后记写得真好,结果大家记住了后记,忘记了小说;或者用后记去解释小说,结果误解了小说。多年前,我就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什么时候没有后记了,可能会好很多。因为后记的存在,说明小说还不自足,需要作者再跑出来说几句。其实,贾平凹在他的长篇小说里,特别喜欢跳出来说话,只是用的是小说人物的口吻而已。所以,某种意义上,他的所有人物,基本都是贾平凹的替身或影子。

  河山,也可以说是渭河、秦岭,再延伸一下,就是山川、社会。贾平凹不擅长人物塑造,但刻画时代氛围,却比较拿手。《废都》就是如此,对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时代转型,写得好,那种况味,一般作家写不出来。《河山传》多的是叙事,几乎就是靠对话在推进,描写不是很多,也不精彩。作家文丑良的几次跳出来议论,也是突兀的,很扎眼,与全书的氛围也不是很谐和。贾平凹本来就不是以思想见长的作家。

  《河山传》,有点回到了《废都》的感觉,文笔、写法,包括那种对时代的把握,都有点像,只是没有了《废都》的大力量和那种泥沙俱下的挥霍。毕竟那时候,贾平凹还年轻,有火力。

  贾平凹说:“《河山传》依然是现时的故事,我写不了过去和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