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李娟和她的阿勒泰

标签:
文化高伟李娟和她的阿勒泰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李娟的散文被改成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好评如潮。李娟的书也大卖起来。 剧中的母亲形象,大有一种让人心动的松弛感。在剧中,李文秀和母亲张凤侠有一段对话。李文秀要账不成,自责自己无用时,张凤侠说:“什么叫有用,把你生下来就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这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就是有用。要是没人吃没人用,它待在这个草原上自由自在的,也挺好的嘛。” 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很到位,一个理想母亲的形象被定格于这部电视剧之中。现实生活却是复杂的,李娟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妈这个人吧,交个朋友还是蛮不错的。做母女,实在艰难。若我们俩是夫妻,早就离婚几百次了。” 现实中的张凤侠如果是一个有能力给李娟松弛感的母亲,李娟是会从原生家庭中得到爱的,即使张凤侠是一个单身妈妈。事实上,李娟是一个缺爱的女孩,她多少次把自己的痛苦搁在心中秘不示人。当然,这痛苦也是生命土壤中的肥料,让她成长。她说,自己写下的故事曾让无数读者向往,其实最向往的是她自己。她将记忆里最美好最闪光的时刻记录在了书里,书中的那个自己正是她渴望成为的样子:任性、光明、从容、欢乐。她甚至坦言自己的一些作品带有讨好的成分,写的时候是考虑到读者的视角的,“精确地衡量了别人的情感”,而不是肆无忌惮地去表达内心的真实。她将此称为“算计式”写作。如此为读者着想的李娟,使我感动。 今年45岁的李娟至今单身,没有孩子。这使得她把几乎所有的生命能量,都献给了自己和文字。 李娟是谈过恋爱的,但都没有成功。她说,自己该得到爱的时候没有得到,后来别人无论给她什么样的爱,她都觉得没有意思了。这其实是一种爱的能力的丧失,“冷漠”成了她的保护膜,像药粉外面的胶囊。她曾说:“冷漠是我的残疾,是我无法克服的一部分。”李娟心中一直有一个冷静地看着现实中自我的另一个自己,那是有能力觉知小我李娟的那个大我李娟。正是这份难得的觉知能力使得李娟写出如此灵性与纯粹的文字。 一个没有上过多少学的人后来成为在中国文坛上星光闪烁的作家,得到了文学大奖,说的就是李娟。少女李娟曾四处投稿,但都石沉大海。她是幸运的,遇到了刘亮程。写出《一个人的村庄》的刘亮程同样是了不起的新疆作家。他发现了少女李娟的文章,惊为天人。当别人怀疑李娟是不是抄袭者,刘亮程说,中国文坛还没有这样的范本可供她抄袭。“只有天才才能认出天才”,这是我在一首诗中写到的。这两个天才惺惺相惜的文坛佳话,同样也是金光闪闪的。 阿勒泰地域的物质状态与生态状况,适合伺养灵魂。李娟虽然离开了她的阿勒泰,但她的灵魂仍是阿勒泰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