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笛安谈枕边书

标签:
文化宋庄笛安谈枕边书中华读书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笛安谈枕边书
主持:宋
庄
原载:《 中华读书报
》2024年4月10日第3版
文学圈的朋友都知道,你的父母都是作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你的阅读难免受到他们的影响吧?
笛安:我认为我父母在阅读方面给我最大的影响,并不是什么具体的指导,而是信任和自由。这很重要。我爸爸的书架上,除了有《金瓶梅》的那个柜子不能打开之外,剩下的我都可以随便拿。还有就是,我小时候,琼瑶的小说在大陆很流行嘛,我大概是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某天打开我妈妈买的一本,发现:诶,这本书虽然全是字但是我都认识好像我也能看明白……当时家里有亲戚朋友都跟我妈说,这么小你怎么能让她看言情小说,我妈妈说,有什么不能呢?
快点把这个阶段过去到上大学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去看更好的书了——至少在我身上,我妈妈这个说法是对的。所以我在十岁左右的时候真的看过琼瑶阿姨——但是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我现在回想起琼瑶小说,记得的都是故事里有小孩的那几本——可能真的是我阅读它们的时候太小了,潜意识里觉得只有那几个小孩的角色跟我是相关的。
你小时候是跟着外婆长大的,生活了几年? 童年时期,外婆对你在阅读方面有引导吗?
笛安:一直在外婆家生活到18岁出国上学为止。因为外公工作的那个医院位于太原的老市中心的位置,很好的小学和中学都在三百米之内,那个时候并没有学区房的说法,但是我们家人都觉得我住在那里上学最方便。我爸妈每天晚上都会回来吃晚饭。我外婆很喜欢看苏俄小说,不过小时候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她需要不停地轰我出去玩,我从小就很宅,她总说总在家里看书眼睛要完蛋了。
能谈谈你的阅读经历吗?不同时期的阅读,各呈现出怎样不同的特点?
你如何看待阅读对自己的影响?
笛安:阅读给我树立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不远的远方一定存在着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活。因为阅读本身就是倾听那些比我厉害的人对生活的记录或理解。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会时不时觉得我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尽管我已经离开了家乡,像小时候梦想的那样——在大城市安家了,留过学,也在不同的国家生活游历过,但是我依然会经常觉得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这种时候阅读能稍稍缓解这样的虚无感,我在阅读的时候会没那么在意我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这件事——因为确实别处还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你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吗? 喜欢哪一类书?
笛安: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历史,和社会科学吧,近七八年都是如此,对小说的兴趣比学生时代要淡了。不过对推理小说的狂热从童年到现在没有改变,看过的推理小说没有1000本也绝对在500本以上。
你曾经谈起,在国外生活时,孤独成就了你的写作。那么当下呢? 你读得最多的书是什么?
笛安:当下读得最多的书——分阶段吧,如果我自己在写作,我就不看任何虚构类作品,看一本历史书。或者一本讲某个遥远国家的什么文化之类的书。总之离当下的生活越远越好。
你和父母会经常交流阅读体会吗? 比如共读一本书之类?
笛安:共读一本书倒是不至于——不过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看威廉·福克纳,是因为我爸爸特别喜欢他——但是我自己最喜欢的美国作家完全是另外一个类型的,我喜欢菲茨杰拉德和卡波特。我跟妈妈的阅读品味相对会更近似一点,比如她是《红楼梦》的超级粉丝,我最初知道《红楼梦》都是她读给我听的,不过我小时候不喜欢听大观园里怎么作诗赏雪,就喜欢听他们吃饭,《红楼梦》里有几道菜的名字我到现在都记得。因为那时候我真的很小,我妈给我读书的时候,电视上也在重播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所以我小时候会以为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真实存在的。《红楼梦》对童年时候的我,不像一个文学作品,而有点像一个——类似今天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它在文学上伟大的地方我要到上大学以后才有体会。
会常重温读过的书吗?
笛安:看情况,有的书会隔几年看一次,每次看出不同的味道。上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是《百年孤独》,16岁的时候,26岁的时候,36岁的时候,这三次阅读感觉像是看了三本书一样。还有就是——我比较喜欢反复读的其实是一些经典作家的剧作——主要是看起来轻松不费力吧。像曹禺,像契诃夫,等等。还比如,鼓楼西剧场有一个戏,这些年我反复买票看过四拨不同的演员演它,我不知道这算不算“重读”。
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位作家,在世的或已故的,想见到谁?
笛安:莎士比亚。神一样的存在。也许他那个年代说的英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我还是很想请教他——为什么写得出来那样了不起的作品。我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挺傻的,可是想象一下依然很开心。还有就是——如果我能见到张爱玲,我不知道有没有勇气请她看看我写的小说,给我一点意见……想想还是算了吧,太丢脸了。
如果可以带三本书到无人岛,你会选哪三本?
笛安:带一本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些年我很多次试图好好读它,但是因为对我而言太难了所以总是失败,希望到了无人岛上能做得成功一点;再有就是,带一本很长很长的那种小说吧,耐看一点,《追忆逝水年华》什么的,可以消磨很多岁月;然后再带一本我最喜欢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至于带哪本,我会在波洛系列和马普尔小姐系列里斟酌一下。
假设策划宴会,可以邀请在世或已故作家出席,你会邀请谁?
笛安:那就——不邀请特别社恐的了,大家都会不舒服。邀请卡波特,也想邀请菲茨杰拉德,邀请老舍先生,因为他英语很好不用翻译,邀请汪曾祺先生,他会吃也会聊天,还要邀请曹雪芹——请他告诉我,《红楼梦》里那些菜谱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他自己编的,这对我很重要。就这些人吧,足够了。
前一篇:宋庄:海男谈枕边书
后一篇:宋庄:可以品饮的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