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评论
自由评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588
  • 关注人气:2,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翔:毛姆笔下的司汤达和《红与黑》

(2024-01-03 00:13:13)
标签:

文化

贵翔

司汤达和《红与黑》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典藏
贵翔:毛姆笔下的司汤达和《红与黑》



  毛姆笔下的司汤达和《红与黑》



作者:贵     翔      原载:《今晚报》2023年12月28日第19版

  前不久,由孟京辉执导的话剧《红与黑》在天津大剧院上演,津门也掀起了一小股《红与黑》热。尽管这部孟京辉与德国剧作家共同改编的作品,在叙事顺序上基本与原著相同,并且长达3个多小时,但该剧对于没读过原著的观众来讲基本无法看懂。阅读英国作家《毛姆读书随笔》中对司汤达和《红与黑》的评述,应该对理解这部名著有所帮助。

  司汤达1783年出生在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斯布尔,父亲是一位有地位和财产的经纪人,母亲是一位名医的女儿。可惜,在司汤达7岁时,母亲就不幸去世。司汤达的童年是在父亲和姨妈的照管下度过的。16岁时,司汤达才第一次到了巴黎,并在爸爸的推荐下先后在皮埃尔和马歇尔两位表兄的麾下供职。他曾有两个目标:一是要成为出色的戏剧诗人,二是要成为伟大的情人。为此,他大量研修剧本,几乎每天都到剧院看戏,并把他看到的戏改写成自己的剧本,但终因缺乏构思剧情的才能,而使成为剧作家的目标落空。为实现第二个目标,他经常出入社交沙龙,接触到一些社会名媛、贵妇人,但由于外貌形象不佳和结结巴巴的外省口音,令他常有尴尬之感。其间,他虽然同两位女演员有过恋情,但都感觉不甚理想,最后竟把情人的目标锁定在他表兄的妻子——一位生过四个孩子,但依然美貌动人的少妇身上。经过18个月的暗恋之后,司汤达终于利用同表嫂在花园散步的机会,表白了自己的爱情。但得到的答复是,她对他的感情仅限于友谊,没有更进一步的感情,也不想对丈夫不忠。

  两个月后,司汤达依然没有摆脱“失恋”的痛苦,便选择到米兰度假,顺便去与十年前着迷的一个叫吉娜的女人重温旧情。吉娜本是司汤达同僚的情妇,是位周旋在几个达官显贵之间的情场高手。司汤达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花了许多冤钱,也没赢得这位夫人的真爱。

  1821年司汤达再次回到巴黎,因为他几乎花光父亲留给他的财产,只好又恢复了成为伟大作家的理想,重新开始写作,但他所著的《论爱》一书,出版11年只卖掉17本。无奈之下,他只得到教皇统治下的奇维塔韦基亚城当了一位领事,并在此岗位上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去世时只有59岁。

  据毛姆讲,司汤达所著《红与黑》的故事情节是从当时引起社会轰动的一个刑事案件报道中获取后,将那些受害者的身份拔高,再把主人公写得比案件中的那个恶棍更聪明、更有个性,也更有勇气,也使小说更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主人公于连,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对那些特权阶层的人充满嫉恨,他文弱、清秀,有一双漂亮的眼睛,优雅的身材,具有吸引女人的魅力,能让女人一见就神魂颠倒——这些都是司汤达很想拥有、然而又无法达到的那种品质。小说中女主角德·瑞那夫人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小说对她如何对于连产生爱情,如何不断增加爱情,又如何感到恐惧和犹豫,以及她的爱情是如何变成炽热的激情,都描写得非常出色。尽管《红与黑》问世后不被看好,但司汤达始终不怀疑他的作品会流芳百世。

  终于,在他去世后,一位教授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讲课时热情地赞扬了司汤达的作品。而有一位听课的学生就去读了司汤达的作品,并且成为司汤达的崇拜者。这位学生就是后来法国颇有影响力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希普里特·泰纳。他专门著文盛赞司汤达,称其为古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自那以后,又有许多人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司汤达便成为法国著名小说家,《红与黑》也逐渐为世人所知,成为一部经典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