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涌:路遥的世界

标签:
文学黄涌路遥的世界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
|
路遥师承柳青,这位早已淡出读者视野的作家,曾长期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现实派小说家的创作,他的《创业史》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谈论路遥,显然离不开柳青。从这个角度上看,路遥的创作是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另一种延续。 若干年前,由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后引发热议,显然,讨论者是在寻找那份失落的天真,那份曾经执著的奋斗激情。 路遥用孙少平和孙少安两个不同的角色,诠释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发展的全景。他呕心沥血地向读者绘制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改革画卷,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大概很难体会出这其中所蕴含的艰辛与美好。 20世纪80年代,年轻一代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幻想。而发生在平凡世界里平凡人的故事,固然叙说的是几个人或几家人的故事,但却塑造着另一种不平凡——关于改革,关于奋斗。 路遥的创作沿着现实主义风格一路宕开,他是一个拼命写作的人。在长达五万多字、《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里,他曾这样写道:“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我知道这习惯不好,也曾好多次试图改正,但都没有达到目的……” 于路遥而言,写作的重要性在于,写作本身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生活。因着小说《人生》的成功,路遥在文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但要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唯靠不断努力、拼命写作,才能迎来新的创作高峰。而这样努力的结果是他耗尽心力,泣血写作,不幸因病而过早离世。 路遥内心深处高扬的是理想主义精神。他燃烧了自己,成就了作品。路遥的世界,虽然平凡,但因其有着广阔的理想,在今天愈发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