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蠹:批评

标签:
文化舒蠹批评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
|||
英国诗人济慈的长诗《恩狄芒》发表以后,有人称其为“下流诗人”。有评论说,该作品用“最粗野的语言”表达了“最不合宜的想法”,并且提醒他,“做一个饥肠辘辘的药剂师比当一名饥肠辘辘的诗人更好、更明智。” 济慈曾在药房里当过学徒。听闻此言,他气得几乎吐血,后来得了肺病,死在罗马,年仅26岁。关于他的死,雪莱在文章中说,“可怜的济慈陷入了可怕的状态。他的长期痛苦导致了肺部血管破裂”。拜伦则在《唐璜》中一针见血地写道:“可叹济慈让一篇批评送了命……” 批评这个领域,历来泥沙俱下,高尚和恶劣的人一同在槽边共事。济慈不懂得挨骂的好处。大家都夸,名利双收;大家都骂,也是名利双收的。前提是,你的脸皮要足够厚。 一味夸奖或一味批评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打着“批评”的幌子进行攻击和报复的把戏。这里面,有深深的恶意在作怪。某些批评者就是商人,他们的声音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些批评者品格低劣。被他们骂,等于被表扬和被歌颂。恶人的诽谤,可以理解为对善良人的褒奖。 这点事,济慈至死也没有想明白,不太懂得世道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