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荣华:书生的斯文与英气

(2023-10-04 00:00:12)
标签:

文化

胡荣华

书生的斯文与英气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点击
胡荣华:书生的斯文与英气



书生的斯文与英气


作者:胡荣华    原载:《今晚报》2023年7月10日第14版

  一生都在追求美,而且对美爱得热烈而执着,这是沈从文在温和文气的外表之下,展露出的样子。

  沈从文是享誉中外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边城》《长河》《湘西》等被译为多国文字。他同时也是饶有建树的历史文物研究者,出版过《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多部古文物研究学术著作。其晚年所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更是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段空白,成为服饰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他长得算不上帅气,但是却很斯文。在他一生为数不多的照片中,还是有几张能够捕捉到他的神貌:眼睛大而长,眼神温和,眉毛粗浓,嘴唇习惯性地紧抿着,嘴角向上划出一个微笑的弧度,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1960年的一篇文章曾这样点评他:“出身行伍,而以文章闻名;自称小兵,而面目姣好如女子,说话、态度尔雅、温文。”写得确切而生动,大概可以算是沈从文的笔画像。

  沈从文是中等身材,个子不高,看上去很消瘦。这一点和他的父亲迥然不同。在他的笔下,他的父亲身材结实、个性豪放爽直,在体魄和气度方面,具有将军风仪。他的妈妈则瘦小、机警,富有胆气,懂得做决断。他应该是随母亲更多一些。对此,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气度得于父亲影响的较少,得于妈妈的较多。”

  少年时代的沈从文穿过军装,英姿中透着文气。他出生于军人家庭,祖父、父亲和哥哥都是军官,从小对军人气质耳濡目染。他12岁接受专门的军事训练,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驻防辰州(沅陵)担任城区屠宰收税员。1918年正式参军,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鄂、黔边境。直到1922年,他带着毅然和决绝,脱下军装,北上求学,到北京各知名高校旁听。在此时期,他与作家丁玲和她的爱人胡也频相识。那时候,他还很年轻。

  沈从文提起过,他一生遇见的人中,只有丁玲一人初次见面就夸他长相俊美。丁玲见到的沈从文,透着一种自带英气的斯文。当年的照片不小心泄露了沈年轻时的风姿。他留着板寸头,目光炯炯地看向镜头,英气逼人。这种英气可能只有经历过行伍生涯的人才具备,长期寒窗苦读的学子是难以拥有这种气质的。对文学的执着,渴望成为一个文化人的急切,又在他的脸上写满了书生特有的斯文。丁玲初见的沈从文已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了很多经典之作。她在沈从文身上不仅看到了同道之人的共同之处,也从女性的直觉感受到了沈的特别之处。

  脱下军装改穿长衫后的沈从文,渐渐褪去了昔日的英气,在文气之外更多了雅致。1930年代他在上海拜会过时任北新书局总编辑的赵景深,赵景深后来回忆说:“他好像是穿了一件酱色的哔叽长衫,手轻扬,唇角微启,每一个举动都是文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