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世旭:学会自宽

(2023-08-08 00:14:14)
标签:

文化

陈世旭

学会自宽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点击
陈世旭:学会自宽



学会自宽



作者:陈世旭    原载:《今晚报》2023年8月1日第19版

  近日,微信告知一位从未谋面的杂志编辑,其编发的拙作将结集出书,对方立刻就回复:到时我一定买一本支持老师!一位很多年完全没有联系的朋友,从一家刊物的公号上看到书讯,把我今年集中出版的三本书同时买下,拍了照发给我。长期以来,我的写作状况难以如意,对自己很没有信心。每次出书,总担心出版方为我赔本,遇到这样的好人好事,我自然深感意外而温暖。

  然而,并不是所有同行都有这样的幸运。不乏这样的喜剧:把出书的信息连同网购方式微信发给一向对自己极表敬意的“粉丝”,得到的回复是极真诚的一问:“大作可否惠赠一册?”让作者只能苦笑一叹。

  在文坛多年,知道同行之间不读对方的作品是一种常态,“粉丝”不过要借助“偶像”名声以自显,不读其作品也是一种常态。明白了这些,不寄过高期望,也就不至于苦笑一叹。

  自知之明,定位切实,从不好高骛远,善于自我解脱,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长处。在乡下只想进城,进城了只想铁饭碗,有了铁饭碗只想成家,成了家只想日子别太难。始终是过日子第一,爬格子第二。爬格子是为了过日子,而不是伤害过日子。

  这种次序我一直保持到现在:妻子体弱,我每天黎明即起,家务优先,拖地,买菜、做饭、洗涮,间隙用电脑敲字爬格子。锅碗瓢盆消永日,鼠标键盘送流年,乐此不疲。写作完全是一种身心的愉悦。作品得到褒奖,是意外之喜。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没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野心,也就不会有猴子捞月亮的痴心、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窝心。颇为自得。文学世界与自然世界一样,品类之盛,千差万别。有人是大鹏,一飞冲天;有人是小雀,跳不出草蓬。梦想固然是奋斗的动力,没有梦想也不会有梦醒的失落。

  写作的压力主要来自外界,自己并无大志。回到别离十八年的省城老家,去时尚是少年,来时拖家带口,我已觉到了人生的巅峰。

  这样的满足当然很平庸。但我失在平庸,得也在平庸。做不了出色的作家,可以努力学做懂生活的生活家。健健康康、自自在在地活着,也是幸福。世界如此广大,除非别无选择,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是最起码的明智。

  其实,真的友谊要求并不太多,有由衷的关心就可以了。

  去年,有一位曾家喻户晓的作家因病过世,我忽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问我是否健康安好。发这电邮的人并非文坛中人,我们只是因为工作关系相识,平时来往并不多,又因为我的客居外地而完全中断联系多年。作为我众多认识的朋友之一,他早已淡出了我的记忆。没想到他却一直留着我的联系方式,关注着我的生命状况,这种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表现出来的牵挂,是多么让人感动。

  在苏东坡谪居惠州的笔记中读到《卓契顺禅话》:苏州定慧寺极有诗才的守钦长老派弟子卓契顺带着自己的十首诗“不远数千里,陟岭渡海”去向苏东坡问安。流放惠州之前,苏东坡并不认识守钦长老:“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予初不识。”(《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卓契顺徒行露宿,风尘仆仆,到了惠州已是黧面茧足。东坡问他带了什么土产来,他不说话,只伸出两只手。东坡假装失望说,你跑了几千里却是空手而来啊;他仍不说话,做了一个挑担的姿势就走了。苏东坡把卓契顺的来访作为“禅话”写进笔记,记录了他深深的感动:“手势”乃“禅语”,“空手”而来,示不拘礼数;“荷担”而去,示满载而归。表达情感的诚笃,不在形式而在实质。一切默契于心,尽在不言中。

  自古至今,关于友谊、关于朋友的说法,浩如烟海。激昂的有“为朋友两肋插刀”,伤心的有“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都对友谊提出了太高的要求:如果必须像樊於期那样让人割了首级交给荆轲而荆轲又带着它为了太子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必须情同手足心心相印才能算作朋友,那一个人的朋友就会很有限了。

                                                                                                         (2023年7月18日于岭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