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萍:最好的沟通是共情

标签:
文化李晓萍最好的沟通是共情今晚报 |
分类: 自由点击 |

|
|||
沟通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表达出自本能的倾诉欲,而会表达才是一个人在岁月中的沉淀和修为。英国剧作家本·琼森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而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我显然不是一个智者,典型的嘴比脑子快。特别是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内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好胜心”,言语中便不自觉地总想占上风。有的时候,因为思虑不周,常常高估了朋友关系,觉得朋友之间就应该直来直去、实话实说。但是,我的愚蠢就在于,我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感及对方对真话的耐受力。所以,我与人沟通的初衷和结果南辕北辙,因为缺乏和对方共情的能力,很多关系渐渐冷了下去。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但她却没有薛宝钗讨喜。她和薛宝钗最大区别在于她的聪慧、锋利与骄傲都赤裸裸地向外人和盘托出,语言成了她保护自己的盔甲和武器。她有真情但却不懂得共情,本能的优越、傲娇又混合着不愿直视的自卑,让她很难换位思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缺乏感受力和理解力。黛玉初到贾府,周瑞家的来送宫花被她奚落嘲讽:“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宝钗对她的形容最为贴切:“真真颦丫头的一张利嘴,叫人恨不是,喜欢不是。”恰恰宝钗的温润、体贴、不露锋芒,让人有一种信任感,让人不自觉地放下戒备,在她面前展露脆弱而不觉羞怯、表现懦弱而不担心被嘲笑。其实,宝钗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懂得共情。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抱持性的环境”。通俗地讲,所谓“抱持性的环境”就是一种充满爱的、支撑性的、包容性的成长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给予对方“抱持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薛宝钗便是这样的人。她在沟通中给了对方疗愈、抚慰和温暖,从而与对方形成共情。 其实,最高阶的情商和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便是共情。人,生而孤独,哪怕是再坚强、刚毅的人,他依然渴望被理解,依旧有着不愿被触摸的情绪雷区。然而,没有人会拒绝温润熨帖的语言带给自己情感上的治愈;没有人会抗拒对方对自己情绪细致入微的感知与关切。共情是沟通的基石,而共情沟通的关键是要懂得换位思考。 所以,一个能共情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自我接纳、更乐于接纳他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