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祥:川端康成的美学意义

标签:
文学刘金祥川端康成的美学意义今晚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有人说日本的美,在富士山的樱花里,在宫崎骏的动画片里,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里。川端康成的作品体现了日本的传统美学——虚无的美、孤寂的美、纯洁的美、哀伤的美和一点略微病态的美……各式各样的美不断出现在川端康成的小说里。当下,人们所接收的外界信息越来越芜杂,每个人都站在了自己的孤岛上,而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会将读者从喧嚣中拉出来,让人们端审并享受这种孤寂的美。 川端康成,1968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同时也是日本现代派文学的承前启后者,并与亚洲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家一道,共同将东方文学推向了全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川端康成文集》共10卷,收录了川端300万字左右的作品,洋洋洒洒,蔚为壮观,是川端康成一生的精华之作,可一览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之所以说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派文学的继往开来者,是因为,他继承了夏目漱石等老一代日本作家所开拓的传统文学风格,并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二战以后几十年创作中,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创作出《雪国》《古都》《千只鹤》等名作,从而将日本的美在中西文化对撞中独特地呈现出来。他与三岛由纪夫,可谓二战后日本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而川端康成同时也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文学的国际化与世界化也日趋明显,从而出现了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大冈升平、村上春树等一批世界化、全球化的作家。而大江健三郎成为199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文学在上世纪的基本线索,即从夏目漱石到川端康成(及三岛由纪夫)再到大江健三郎(及安部公房)的发展,日本文学由本土进一步国际化和全球化了。因此,作为承上启下者,川端康成具有独特的意义。在他创作的早期,他的灵感更多来源于《源氏物语》,这是日本传统文学经典之作。二十世纪最初的20年中,他吸收先锋艺术的技巧,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出了代表作《雪国》,从而确立了“新感觉”派文学的地位。而后,川端积极号召向西方学习,却不单纯模仿西方,而是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从而呈现出日本的独特之美。川端康成可谓日本现代美的发现者。读川端的作品,你无时无刻不为其中的细腻、凄清、真切、优美的东方美所感染。这套10卷本的文集,也系统地反映出川端康成各个时期的创作成就。除收录他的代表作,该文集还选入了一批在川端创作中有重要地位的中长篇小说,如《浅草红团》《日兮月兮》《蒲公英》等。除了上述作品外,这套文集还收录了他的创作随笔《独影自命》,这是一本记录他不同创作时期的创作经过的随想,其中的名作有《我在美丽的日本》《美的存在与发现》《发现日本的美》等,这些篇什集中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美学追求与发现。而这套文集还收录了《睡美人》《一只胳膊》等争议较大的作品,这类作品曾被一些论者称之为颓废和审丑的文学,但是也利于研究者多层次地挖掘川端文学的深层内涵。 《雪国》是川端十几年才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分会被当成一部男女谈情说爱的小说。但是,当我读到驹子对岛村说她记录了读过的小说的笔记本足足有十本时,内心好像被触动了。这些笔记本里记录的只是这些小说的标题、作者、人物名字和人物关系——这不浪费时间和生命的吗?这时,看到之后小说文本中的“徒劳”二字,内心瞬间被击中。“人生不过一场徒劳”,原来川端康成是想告诉我们这个。再回过头看,除了驹子做的那些毫无意义的笔记,她和岛村的情欲纠缠不也是徒劳,叶子和岛村的人生不也是徒劳?大家都活在一场可能会融化的幻境里。在这个徒劳的宇宙里,其实驹子是看透人生却仍在认真生活啊。 川端康成创作活跃的年代,主要在二战前后,并延伸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腾飞与扩张时期,也是日本侵略亚洲各国失败后的反思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川端接受了反战和民主思想的洗礼,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时期。这时的川端,既对传统有所继承与挖掘,也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点上寻找自己的路,从而创作出既具日本的东方审美特色、又暗合当时世界文学思潮的现代派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