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月庵
原载:《文汇报》2023年1月6日第7版
一本
爱读《笑林广记》,常读到乐不可支,却实在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自己乐,笑对人间。独夜无伴守灯下,心内乱弹琵琶,记下来,或有人能知同乐也说不定: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
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来回看了几次,越看越好笑:到头来哪一个不是!?
二本
友人愤愤,说不公平,为何总碰到恶房东?安慰几句,他说好。我却知道不好,难放下!
这世界多半不公平,强压弱,恶欺善,有权势的张牙舞爪,甚至如台湾谚语所云:“勇怕强,强怕狠,狠怕没天良!”一整串食物链耳。
却也有公平的。今早路过“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缘遇一书:《阿含经随身剪辑》,随手带进办公室就着咖啡边喝边翻看,有一则是这样说:
有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所可除。云何为四?老、病、死、无常。(增阿含经·231)
管你多勇多强多狠多没天良,碰到了,谁也没办法的事。——看穿云烟幻化看到本质,确实很公平!
三本
文字得探究,尤其翻译文字,却常撞到门,开不了。
日本平安末期有位西行法师(1118—1190),与江户时代的松尾芭蕉一样,都爱到处跑到处看,后人遂以“漂泊诗人”并称。
法师擅长和歌出了名,“百人一首”常见。昨夜偶然在网络读到一首云:
梦中花飘零,醒来心难平。
这当然是中译,原文如何也不知,看过就算了。
谁知今早翻书配咖啡,又碰到法师。《禅语百选》里面有一则《是亦梦非亦梦》,提到西行法师曾说:
在梦中为落花飘零惋惜,醒来之后,心中仍有惋惜之意。
这显然是上面一首和歌的语体翻译,却把幽微之处点得更清楚,“梦”(虚)与“醒”(实)靠着“心”(感),竟得以延续相通了。
几日后,靠人帮忙,竟能找到原文,果真有缘:
春风の花を散らすと见る梦は覚めても胸のさわぐなりけり(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