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谷莉:人性的温暖

(2022-09-05 12:16:50)
标签:

情感

谷莉

人性的温暖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点击
谷莉:人性的温暖



人性的温暖


作者:谷    莉      原载:《今晚报》2022年8月24日第10版

  常言道:狭路相逢强者胜。而在影片《寂静的夜》中,手无寸铁的弱女子伊丽莎白与荷枪实弹的数名德军、美军战士对峙,胜者竟是这个带着孩子的女人。

  《寂静的夜》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44年圣诞前夜的德国,那时盟军已登陆诺曼底,德军正在疯狂地做着垂死挣扎。为了躲避战争,德国人伊丽莎白带着幼年的儿子弗瑞斯来到森林深处的小木屋。弗瑞斯的哥哥已经阵亡,父亲在部队中杳无音信。

  同一时间,三名美军在满天风雪的森林中迷路了,其中一名士兵腿部中弹,他们急需隐蔽的地方御寒,便敲开了伊丽莎白的家门,要求在此借住。面对持枪的军人,伊丽莎白先是惊恐,随后又淡定地答应他们在这里过夜,前提是必须将武器放到屋外。士兵们接受了她的建议。

  为何伊丽莎白明知收留美军士兵是杀头之罪还接受了他们?不单是惧怕手持武器的士兵以及对方同意把武器放在门外,还因为手握钢枪的士兵是用手轻轻敲开她家门的,同时有位中弹的伤员需要救助。

  紧接着,又来了三名德国军人也要到她家躲避风雪。这时伊丽莎白的心提了起来:德、美士兵狭路相逢,还要在同一屋檐下居住,势均力敌的两方随时会擦枪走火。伊丽莎白当机立断地要求德军也必须放下武器,才可同寄居此处。没想到战场上凶悍如虎的德国士兵们也顺从地将武器放在室外。在两方士兵互相敌视将要发生冲突时,伊丽莎白强有力地劝解阻止了他们。伊丽莎白告诫他们:今天是圣诞夜,你们谁都不能在这里相互为敌、大动干戈。

  随即她开始准备圣诞晚餐,给伤病员煮鸡汤。食物的香气、小木屋的温暖迅速感染了士兵们 。起初剑拔弩张的德、美士兵在女主人言行举止的影响下,对立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美国士兵将香烟盒掏出来,请德国士兵抽烟;德国士兵则从背包中拿出红酒和面包与大家分享。其中一名德国士兵看见受伤的美国士兵,走过去为他检查伤口,并用自己的急救包为他包扎枪伤。

  晚餐端上了桌,伊丽莎白开始做饭前祈祷,她含着眼泪祷告说:“在这个圣诞之夜我们承诺不分敌我,友好相处,分享这顿并不丰盛的圣诞晚餐;我们祈祷尽早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让大家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乡。”话音未落,士兵们已泪流满面。战争早已让他们精疲力竭,此时伊丽莎白的祷告深深打动了他们。他们心中向往着家乡和亲人,充满着对和平的期待。

  此情此景,无论观众还是伊丽莎白本人,或许都难以想到,一个弱女子的力量竟如此强大,竟让殊死厮杀的七名士兵奇迹般地在一个屋檐下同床共眠。伊丽莎白之所以能降伏两国士兵,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唤醒了士兵们沉积心底的人性。

  战场上的军人大都是凶猛无敌的斗士,眼里只有对手,没有血肉之躯的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无休止的杀戮和战争强化了士兵们内心的军人属性,却让他们忽视甚至忘记了自己作为人的属性。直到遇上伊丽莎白,看着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才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个兵。在冰天雪地里被收留在温暖小木屋的士兵们,沉寂的人性被唤醒,久睡的灵魂被激活!

  醒来的士兵们告别伊丽莎白,各回家乡。1958年,伊丽莎白的儿子弗瑞斯把这个经历写了出来,投稿给《读者文摘》发表。美国电视节目《未解之谜》将他的故事制成视频播出。有人打电话告诉《未解之谜》节目组,他那里的一名二战老兵多年来也在讲述同样故事。2002年,好莱坞出品了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寂静的夜》。

  这部二战影片,不仅告诫人们远离战争,更能从战争中发掘人性的真善美。许多战争主题的作品都表现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表现国家军队的强悍,或展示战士的勇敢和牺牲、胜利者的尊严和强大。很少有影片像《寂静的夜》,取材于战场的一个角落。在满是硝烟的一间破旧房屋中,展示两国士兵、女主人和孩子之间人与人的感情变化,以平和客观的角度描绘战争中最本质的人性演变,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小见大地再现了人性被唤醒的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