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评论
自由评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588
  • 关注人气:2,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映勤:从炊事兵到代总统

(2022-04-07 21:00:53)
标签:

军事

张映勤

闲话冯国璋

从炊事兵到代总统

今晚报

分类: 自由点击
张映勤:从炊事兵到代总统


从炊事兵到代总统

——闲话冯国璋


作者:张映勤     原载:《今晚报》2022年4月6日第12版


  冯国璋在北洋时期当过代理大总统,时间不长,一年零三个月。他去世也早,1919年12月28日就因病故去。年数不大不小,终年60岁。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舞台上,冯国璋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北洋系的重臣、直系军阀的开山鼻祖,与段祺瑞同为袁世凯的左膀右臂。

  冯国璋(1859—1919),字华甫、华符,出生于直隶省河间县西诗经村。他们家原是当地的大户,到他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主要靠种地为生。青少年时期,同大多数人一样,冯国璋走的也是科举的老路,希望通过读书获取功名。他从7岁开始入私塾读书,年长之后,因为家境贫寒,到自己姥爷办的毛公书院读书,虽然聪明好学,但时运不济,从18岁开始参加科举,两试不第,24岁时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务农。转年,冯国璋到天津小站投入淮军盛字营从军,试图改变命运。他先做炊事兵,后当勤务兵。

  淮军是李鸿章建立的武装,他在任直隶总督时,推行洋务运动,为了训练新式军官,1885年在天津创办了北洋武备学堂(保定军校前身),挑选一些淮军兵弁入学。冯国璋因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好学上进,又经人推荐,顺利地进入第一期的步科学习(王士珍和段祺瑞均为炮科学员),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五年毕业后,因成绩优秀,冯国璋留校当了教官。军队晋升靠的是战功和私人关系,书生背景的冯国璋感觉难以在淮军学堂施展才华。1893年,他投到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的军中当幕僚,屡次为聂出谋划策,颇得重用。转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聂士成率部在辽东与日作战,冯国璋随行管理军械局,表现突出,深受好评。1895年4月,36岁的冯国璋经聂士成推荐随驻日公使出使日本,在考察军事的同时,他结交了一批日本军界人士,并抄录和整理了几大本有关军事训练和近代军事制度的“兵书”,转年回国后上呈聂士成阅读。聂士成没什么文化,未予重视,但又不想辜负部下的热情和努力,便把所谓的“兵书”转给了朋友袁世凯。袁世凯也属于淮军,这时正在主持小站练兵,用人之际,求贤若渴,看到这几本书,不禁拍案叫绝,如获至宝,称赞冯国璋道:“军界之学子无逾公者,军界学子第一,了不得了!”于是向聂士成要人,将冯国璋纳入门下,共襄其事。

  几年后,袁世凯官运亨通,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和练兵处大臣,加封太子少保衔。得到朝廷重用后,他开始大力提拔亲信,培植羽翼,委任冯国璋为督操营务处总办,自此天津小站新军兵法操典多由他一手修订。中国第一部现代军事操典书《新军兵法操典》即出自冯国璋之手,这也是他发迹的开始。1903年,冯国璋再度赴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升任练兵处总办兼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督办(校长)。1907年,48岁的冯国璋又升任陆军部军咨处正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