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评论
自由评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588
  • 关注人气:2,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少伟:让小说阅读质感再一次鲜活

(2022-03-13 21:50:44)
标签:

文化

苏少伟

让小说阅读质感

再一次鲜活

文学报

分类: 自由点击
苏少伟:让小说阅读质感再一次鲜活



让小说阅读质感再一次鲜活



作者:苏少伟    原载:《文学报》2022年3月10日第8版


http://wxb.whb.cn/images/2022-03/10/8/80310_p7_b.jpg


《小说家说小说家》,书名看似语义复杂,但其实简单、纯粹,是邱华栋对小说家的点评之作。这部书选评了30位作家,有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知名作家(如贾平凹、阿来、苏童等),有的是一些普通读者不怎么熟悉的作家(如杨争光、康赫、霍香结等)。但大致上有一个特点:在他们身上,有多种性格表达,有多样的文学趣味。可以说,当代中国文学的部分光彩,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呈现。

一半带有回忆性质、一半趋于文学品评,这是这部书的整体特色。邱华栋的回忆,新鲜、丰富;而他的品评,又具有质地。他能有如此之作,一个原因是,他是作家型编辑。这种多元身份的“最大长处,是善于发现有写作才能的人。谁有没有生长性,一眼就看出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邱华栋是有眼光、有见地的。他把这种见地,以闲聊的方式讲出来。这是自由的叙述风格,没有学术的繁复,没有艰深的理证,轻松,愉悦。

在闲聊中,一些文学历史、文学细节,甚至一些文学现象、文学道理都显露出来。邱华栋讲出了许多新的文学话语。这些话语,像是灵感的自然迸发,看似喃喃自语,但充满智慧。比如论虹影的写作场域,邱华栋坦言:“上海是很难写的一座城市,特别是对那些没有上海生活经验的人。”简洁,精辟,有一种无奈而又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认为,这类直觉式的智慧语言,才是邱华栋作为一个作家的清醒认识。

邱华栋对广阔的文学世界也很熟悉,能言人之所不能言,他的论点与论证,确实显示了一个博杂的评论家、小说家的性情。我曾经写过残雪小说的评论文章,认为残雪是在文本中进行游戏性表达。但看到邱华栋的评论,我觉得自己的观点显出肤浅的一面。邱华栋评价道:“残雪属于那种自我内视的内倾性小说家,她着眼于一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是女性文学和先锋实验小说的结合体。这样的作家在当代中国的确不多见,因此残雪也有更多可以骄傲的理由——也许她走的是一条文学的绝路,在这条路上,只有她一个人独自行走。”这样的话,既是一种微观上的文学细审,又做了文学史意义的判断,属于精深的见解。

在书中,邱华栋说:“新闻结束了,文学才刚刚出发。”同样地,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小说家说小说家》看完了,但对中国当代文学更广泛的兴趣刚刚开始。


                                          (《小说家说小说家》邱华栋/著,海峡文艺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