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柒斤:东坡写诗爱用“老”

标签:
文化赵柒斤东坡写诗爱用“老”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东坡写诗爱用“老” |
作者:赵柒斤
洪迈说:“东坡赋诗,用人姓名,多以老字足成句。”翻了翻《苏轼诗选》及《苏轼集》,粗略统计,发现苏东坡诗中“老”字出现数十次之多,诗中之“老”虽非指老年人,但许多地方都凸显了苏东坡对他人的尊敬。 苏东坡通判杭州3年,与三任太守非常融洽,尤其跟第二任太守陈囊(述古)过从甚密。某年重阳,苏东坡因病未参加陈太守的会议,便写了一首《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司马”是通判的代称,指苏轼自己。孟光是汉代人梁鸿之妻,《后汉书》说,梁鸿在江南给人做随从时,妻子孟光亲自舂粮,以维持生计。苏东坡诗用“老孟光”既是对古代贤妻的赞誉,更表达了对第二任妻子闰之的敬与爱。 苏东坡诗中有些“老”字,是表达对先贤的尊敬。《寿春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中,“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中的“老庄周”、《明日复以大鱼为馈重二十斤且求诗故复戏之》“汉廷九尺人,谁似老方朔”中的“老方朔”和《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鬓须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中的“老遂良”,表达出他对庄子、西汉东方朔和唐初书法家褚遂良的尊敬;而《至真州再和二首》中“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点赞的又是唐代诗人王维和孟浩然。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称得上是佛教东传以来中国最著名的“居士”之一,也是佛家最有名的“票友”。他参禅理佛乃至与禅师戏谑诗中的“老”,则浸润了禅意禅趣中无言的光芒。如《赠黄山人》中“绝学已生真定惠,说禅长笑老浮屠”。 当然,正如洪迈所言,苏东坡有些诗中的“老”皆“以为助语”。譬如《寄子由》中的“青山老从事”等,“非真谓其老也,大抵七言则于第五字用之,五言则于第三字用之”。而诸如苏东坡的“再说走老瞒”“故人余老庞”“不知老奘几时归”等中的“老”,则“皆随语势而然”。就像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的“每被老元偷格律”。 当然,大文豪苏东坡现存4000首诗词,内容广阔,风格多样,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其诗喜欢用“老”字,应该属于读诗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