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俭:廉价愉悦与时间黑洞

标签:
文化李俭廉价愉悦与时间黑洞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廉价愉悦与时间黑洞 |
作者:李 |
那么,人们业余生活里的大块头时间哪儿去了?答案是:贪享“廉价愉悦”而坠入“时间黑洞”里了。
两年前,人类首张拍摄到的天体“黑洞”照片公布。它,“吞噬”一切,连光也无法逃脱。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到惠勒提出“黑洞”概念,再到霍金提出“黑洞是时空的扭曲者”之说,都说明“黑洞”的客观存在。而“时间黑洞”则是说:对自己的时间观念并不自知,分分秒秒的时间被“黑洞”所吞噬,回过神来,往往会产生遗憾、后悔之感,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向前,随着互联网的超常发展,
看微信、玩游戏、刷抖音,并非没有任何益处,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廉价愉悦”。其实,寻求这种“廉价愉悦”就是在谋求“廉价刺激”。一旦习惯了这类低成本、“高回报”的短期收益刺激,便坠入了时间的黑洞,注意力就被廉价收割,耽误了人们去做更有意义、更为重要的事项,一些人也就更不愿去做那些高投入、见效慢但有长期收益的事情了,阅读长篇小说、深度思考一类的事情也就难以进行了。
实际上,“廉价愉悦”的“廉价”的确花费甚微,甚至免费,可却消耗了大量时光,使宝贵的时间被“黑洞”吸纳。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更何况,“廉价愉悦”之下谋求的“廉价刺激”,得到的只是短暂的、即时的愉悦。回过头来,将是一场空虚。
“廉价愉悦”成就“时间黑洞”,“时间黑洞”又消磨宝贵时光,缩短生命的长度,无异于浪费生命。时光如梭,是一直在流逝前行的,流逝的岁月永远不可复制,更无法粘贴。时间一旦被“黑洞”吸纳,就再也找不回来。每个人生命的长度和深度,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