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斌:对话中国女篮

(2021-09-30 21:11:11)
标签:

体育

苏斌

对话中国女篮

文摘报

杂谈

分类: 自由点击
苏斌:对话中国女篮



对话中国女篮


作者:苏   斌   来源:《文摘报》2021年8月24日第8版



https://epaper.gmw.cn/wzb/images/2021-08/24/08/p9_b.jpg

    8月4日,中国队球员邵婷在比赛中罚篮。潘昱龙/摄


  8月6日,结束了东京奥运会征程的中国女篮启程回国。尽管无缘四强,本届奥运会中国女篮的表现仍令球迷感到振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主教练许利民和队员邵婷、李月汝、王思雨总结了此次奥运征程,回顾了集训备战期间的点滴,也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考。

  4日的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篮在前三节手握9分优势的情况下遭塞尔维亚队逆转,没能实现近13年来首次闯入奥运四强的突破。平均年龄25岁、9名队员没打过奥运会的中国女篮,面对大赛经验丰富的欧洲冠军,交出了成长路上的学费。

  许利民认为,队伍打出了精神面貌,打出了特点,为世界展现了中国女篮的方方面面,把想要去做的在奥运会舞台上全部都展现出来了,这一成绩也出乎教练组的意料。

  击败世界亚军澳大利亚,三战全胜排名第一,净胜分位居12支球队榜首,中国女篮在小组赛阶段的表现堪称完美。许利民表示,澳大利亚主力中锋坎贝奇临阵退出,对于小组格局以及中国女篮击败对手的信心带来了根本性的提高。

  “这是一个机会,我们也不辜负希望,抓住了机会。赢了澳大利亚以后,我们士气渐涨。连胜三场,这是我们在当初设定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的,也很好地完成任务。”他说。

  许利民表示,通过奥运会,现在应该确信中国女篮具备一定的实力,但不是绝对实力。只要把有些细节和方向把握好,这支队伍是可以和任何一支世界强队较量的。

  去年疫情暴发之际,中国女篮在奥运资格赛上三战全胜,锁定了奥运会入场券。就在球迷期盼她们借这股势头在东京奥运赛场上继续制造惊喜时,奥运延期的消息到来了。

  “我们在塞尔维亚结束(奥运资格赛)以后,正在往高坡爬的时候,突然一个急刹车,就迅速要往下降,对于我们队员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许利民说,期间队伍做了大量工作,队员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疫情期间看到中国女篮的高光表现,媒体给予了很高评价。

  “我们队伍可能出现了一些摆不正自己位置的现象,有时候队员在训练要求上可能听不进去。毕竟年轻,有起伏也是正常的,但最担心的就是奥运会如果无限期地拖下去,不但增长不了中国女篮的大赛经验,反而骄娇二气和自满思想会蔓延下去,这是不好解决的。”许利民回忆道。

  奥运会确定今年举办以后,中国女篮列出了一系列方案,与北体大男篮结合训练,做队员们的思想工作。

  在奥运资格赛结束后500多天没有国际赛事的情况下,中国女篮想方设法帮助队员们找比赛感觉,期间与北体大男篮以及几支青年男篮进行了多场对抗赛。

  “(备战最后阶段)这四场比赛,媒体都看到了,中国女篮在篮板球、对抗和比赛强度上,我们是不吃亏的,而且是占优的,这都得益于和男子训练看到的效果,唯一缺的就是大赛经验。根据疫情实际情况,把现有的条件挖掘出来并做到最好,我们已经做到了。”许利民也对北体大男篮在备战期间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中国女篮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和现有好的环境条件,他们功不可没,将来我们这条路还会延续下去,比现在还会更好,工作上我们会更细致化,针对性会更强。”

  今年4月,中国女篮奥运备战进入冲刺阶段,许利民在一次训练中左腿受伤。

  “在这个队里像家庭主妇一样,如果家庭主妇不在了,这家的正常生活就会被打乱,尤其是最后一年冲刺阶段更为关键,平时我特别注意这方面,但是那一刻还是自己疏忽了。”许利民回忆说,那一瞬间自己确实很后怕,很担心球队的备战怎么办。

  担心归担心,许利民更愿意从积极方面看待这次受伤。“这是一件坏事,因为自己的不注意,影响了队伍整个备战工作,但后来又一想,我受了伤,但愿其他队员别受伤。我可以躺着坐着去训练,他们的训练不能受影响。”

  “虽然我的脚伤了,看似是件不好的事,影响了备战工作,反过来也让我们之间的感情更深厚,凝聚力更强,才有了奥运会这样的结果。”

  谈及长远发展,许利民希望以中国女篮的“星星之火”,点燃各省区市、俱乐部以及青少年女孩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想通过我们的‘以点带面’,通过中国女篮的‘星星之火’,能够点燃各个省区市、各个俱乐部,点燃青少年女孩对这项运动的喜爱,这是真正的最大意义。”他说。

  但同时许利民对人员厚度不够表示出了担心。“要想成为世界强队,底蕴必须要厚,能够让她们提高更快,走得更远,让这些队员们更有危机感,必须后面有人,需要整个篮球界共谋将来中国女篮的长远发展规划。”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2021.8.7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