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红婵:创造奇迹不止靠“好运”

(2021-09-16 00:00:14)
标签:

体育

全红婵

创造奇迹不止靠“好运

文摘报

杂谈

分类: 自由点击
全红婵:创造奇迹不止靠“好运”



全红婵创造奇迹不止靠“好运”


作者:魏超然  汤铭明   来源:《文摘报》2021年8月12日第5版



https://epaper.gmw.cn/wzb/images/2021-08/12/05/p18_b.jpg

    全红婵

 

  14岁的全红婵获东京奥运会跳水金牌后,全家的命运都根本性地改变了,各方关怀涌向她的湛江农村老家。

  全红婵是一个典型励志人物。一个农村孩子走上奥运冠军领奖台,决不仅仅因为“只有农村孩子才吃得了这份苦”,也因为全红婵7岁进入体校学跳水,2018年入省队,2020年进入国家队的这份经历告诉人们,即使是一个农村孩子,她的天赋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有机会被发现,社会能够强有力地响应、支持她的个人努力,帮助她一步步向上走,朝着成功走。

  五个兄弟姐妹中,全红婵排行中间。几年前,妈妈遭遇车祸,一家人的积蓄几乎全部花光。全妈妈还留下了后遗症,不能工作……就在前几天,全妈妈还因身体不适,去了医院,但一家人不让全红婵知道。爸爸全文茂说,即便之前在广州和北京训练,家里有什么事,也尽量不告诉她,不让她分心。

  全文茂靠务农为生,收入不算高,即便还不满20岁的大儿子已经工作,家里的压力还是亟待缓解,“压力一直都没停过,我还有三个小孩在读书”。

  不过在全红婵闯出名堂之后,全文茂一家的境况已经改善不少。湛江当地的政府、体育系统给予了全文茂一家不少帮助,对此全文茂也心怀感激:“我很感谢政府,麻章镇,市体育局、体育中心、体育学校,领导经常去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照顾我们。”他还非常感激教练,“陈教练(启蒙教练陈华明)和何教练(何威仪,广东跳水队教练)都很辛苦,很看重她”。

  人间百态、众生浮沉,然而有志者事竟成,今日中国尤其支持这个信条的应验。家境不好,命运却仍给了全红婵机会,因为在跳水这一块,她实在是天赋异禀。

  “我们每年都去基层学校选材,2014年去到全红婵的学校,发现她的力量、速度相当好,感觉她很符合练跳水,就把她招了过来。”回忆起7岁时的全红婵,至今陈华明仍记忆犹新。

  在湛江体校练了四年,广东队进行了一次大集训,全红婵被推荐来到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何威仪一眼就相中了她,“她的条件非常好,在这批集训的队员里面是最好的。全红婵的脚尖膝盖比较漂亮,身材修长且协调,我们一般认为女孩子的身体素质要比男孩子差一些,但她跳动作比男孩子还要轻松”。

  在去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奥运选拔赛第一站中,全红婵拔得头筹,一鸣惊人。她在比赛前三周才把动作学完,天赋之强可见一斑。何威仪说:“她还学过一些男孩子的动作,比如杨健、陈艾森跳的407B和307C,之所以没有用,是因为没有现在这套那么稳定。”

  过人的天赋是基础,但绝不是全红婵追平“跳水皇后”伏明霞,成为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小年龄冠军之一的唯一原因。火箭般的蹿升速度,背后是艰苦的训练投入。“对待动作的态度比同龄小朋友更专注。我们说改技术,马上就行动起来,而不是等、拖、不敢,她是练得最苦的一个。”何威仪说,三年多时间全红婵就把动作都学会了,否则也不可能有机会去奥运会。另外,全红婵的性格很开朗,情商很高。“最近的那次选拔赛,有个动作难点,前一次她没比好,我问她要不要再练一次,她说不用,有信心,能掌控比赛流程。她的心态控制得很好,我觉得这个小孩真不得了!”

  全红婵夺冠后,陈华明说:“希望今后以此为起点,开启中国跳水全红婵时代。”在陈华明和何威仪看来,全红婵还拥有非常长的运动周期,将继续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载《羊城晚报》2021. 8.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