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复兴:读书丰富人生

(2021-09-04 23:13:43)
标签:

文化

肖复兴

读书丰富人生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点击
肖复兴:读书丰富人生



读书丰富人生



 作者:肖复兴    原载:《今晚报》2021年9月2日第10版


http://epaper.jwb.com.cn/jwb/resfile/2021-09-02/10/W13_b.jpg



  关于读书,有句流行的口号,叫做“读书改变人生”。我对这个口号有些怀疑,以为和过去曾经批判过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价值观颇有些相似,或者说是异曲同工。读书所要“改变的人生”目标变化不大,大都是物质层面的,比如今天讲究的娇妻、豪车、大房子,仔细对比一下,除了豪车取代了千钟粟,黄金屋和颜如玉,却是山形依旧枕寒流。

  窃以为,如果作为读书的口号,提“读书改变人生”,不如“读书丰富人生”更好些;因为前者有着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将读书当成人生进阶的阶梯,乃至敲门砖——将本来应该更多滋润并作用于人们心灵与精神的书籍,变成了改变人生的工具。

  近读《聊斋》,读到其中一篇《书痴》,更坚定了我对“读书改变人生”的质疑。

  《书痴》讲的是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郎玉柱的书生,信奉读书的古训:书中自有千钟粟——他掉进古人藏粮食的地窖,却已经变成泥坑,粮食全都腐烂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他取书看时,看到书中夹着一片小屋,不过只是剪纸镀金而已。书中自有颜如玉——他取《汉书》第八卷读时,见书中夹一绢纱剪成的美人,还真的就变成了鲜活的大美人,名叫颜如玉。如此,读书的三项指标,前两项没有完成,最后一项毕竟得以实现——读书真的能够多少改变人生,郎玉柱自是欢喜不已。美人和他成家,为他生子,只是美人要求他必须把书全部扔掉。郎玉柱对美人说:“书是你的家,我的命,怎么能扔呢?”美人对他说:“你的命数到了!”果然,美人一语成谶,一位姓史的县太爷欲掠其美人,杀上门来,遍查书中,没有找到美人,一气之下,将郎玉柱家的书全部烧光了。

  《书痴》最精彩的是这一部分,可谓一则醒世恒言。这位藏在《汉书》第八卷中的绢纱美人颜如玉,即使没有告诉我们读书的一些真谛,起码告诉我们: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如果读书的目的只是如此,便是得到了也可以悉数失去,不是那么结实可靠。

  想一想,如今,我们虽然不再说什么“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了,但是,我们的心底里,其实还是相信的,还是渴望的。“读书改变人生”的口号,如今很是响亮。你不觉得这两者之间似曾相识吗?其中功利与实用的暗通款曲,不是很有点儿城头更换大王旗的味道吗?招展一面新旗帜,召唤新一代的郎玉柱们前赴后继?自然,绢纱美人那样的警告,便显得过于武断,过于危言耸听,不会那么中听,更不会入耳入心了。

  不可否认,读书,自古以来,都不会那么纯粹——读书包含着功利与欲望的因素,无可厚非;读书之中的实用主义,在越发现代化的现实生活与时代中,有着合理的成分,而且,会越发显得重要。但是,只要不把读书功利与欲望色彩涂抹得过于张扬而凸显就好,不要让我们真的成为《聊斋》里的这位郎玉柱,最后重返官场,升迁为巡按,终于将史县令打翻在地,抄其家,报私仇:从学霸一跃而成为学历、物质与权力的三重霸主。一生就在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世俗追逐和争夺倾轧中一闪而过——最后没有一点精神的提升,读的书好像白读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读书有助于改变人生,但我们更希望读书能够丰富人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改变人生,只是让我们的生活富有;丰富人生,则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半径延长,让我们的精神天空轩豁,让我们的视野开阔,走出水泥建筑遮挡住的天际线,看到遥远的地平线,能够如诗人布罗茨基说的那样:看到“这样的地平线,象征着无穷的象形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