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炜:文学与自然

(2021-09-02 21:44:42)
标签:

文化

张炜

文学与自然

今晚报

分类: 自由点击
张炜:文学与自然


文学与自然


作者:张   炜   原载:《今晚报》2021年8月31日第12版

  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下提及频率最高的话题之一,就写作而言,也有描述不尽阐释不尽的丰富资源。但可能也正因如此,有人既专注于表达这个主题,这种题材和领域,同时又非常警惕。一方面肯定其凸显的价值,另一方面又会自我设问: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已经做了什么?未来还应做些什么?

  在文学的创作与记录中,歌颂自然、表达人类对大自然的爱,具有崇高的意义。就世界自然环境来看,呼吁人类保护自然尤为紧迫和必要。无论是审美取向,还是社会层面的倡导,似乎都是正确无误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也会从中感受所潜伏的危机。因为如果一个作家的文学表达不能够超越公文、新闻式写作,不能超越这些层面的意涵及呈现方式,彰显自己的不同和异质,就容易走入另一种表面化和概念化,流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性言说。这就成为泛泛的非文学的文字连缀,甚至是更平面化的重复和衍生,无益无害或多少有害。

  当代文学特别需要表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也特别需要那些呼吁保护自然的文学。这里不是嫌其多而是嫌其少,不是嫌其呼喊的分贝太高,而是希望进一步提高声音。然而,如果从更高的艺术的诗性的要求,就会发现专门化和类型化的文学写作,在这样的领域里会更容易呈现普遍化的状态。就诗性的探究过程看,无论类型化的表现多么生动强烈,甚至看上去那么诚恳感人,也还是会隐藏了流于平庸的遗憾。由于题材本身就成为一个标签,它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但这一切并不能够替代文学的审美价值,正如同仅仅是拥有好的价值观也仍然不能够替代审美一样。正确是一种美,诗性的美却不止于正确,它还需要包含更复杂的元素和特质。这二者之间有关系,但不可以混淆。所以社会上有一种批话语,其中传递着长长的流脉,就是以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或道德观念来代替审美。“自然文学”的创作就现在的情势看,必须回到个人、细节、审美,如果不能回到这个层面,就是可以被忽略的文字。因为这一类篇什实在是太多了。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呼唤人类爱护自然的人与文多到数不胜数。如果只是一味慷慨激昂的呼号、言说和痛陈,也就成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就会使阅读者产生一种疲惫感,而且所获单一。不是丝毫未能触及心灵,而是这种触及的性质是直接和单薄的,是没有其他余地和略显笼统的、非个人化的群声。这时留下的记忆或者震动只是一时的,是统一归置过的内容和情绪的记忆,缺少永远不忘的形象和心灵,没有这样的诉说和回告。所以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关于大自然题材的写作,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粉碎大词和概念,回到个人的沉默思悟中,在沉浸中与表述对象有一番心灵的共振。由此,进入个人的生命体验。

  我们仔细回顾就会发现,古今中外所有扣人心弦的景物描写,都是人类面对大自然这个最大的生命背景而发生的个人感动、心弦的扣响,这种响与动是一次性的,与生命本体不可剥离,更无法取代和被他人重复。

  谈到描摹大自然的作品,我们首先会想到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那里所诞生的一些伟大作家,像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肖霍洛夫、阿斯塔菲耶夫等,还有欧美的雨果、哈代、普鲁斯特、马克·吐温、福克纳和海明威等后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家。他们作品中充满了描写大自然的华美片段,这些令人始终难以忘怀的文字可以记忆、背诵,然后融入自己语言艺术的血液中,不自觉地流淌在个人的脉管中。这样动人心魄的“景物描写”,实在是太难以学习和模仿了,它们出自灵思一闪,出于物我交融之境。

  现在的文章练习中,许多人可能认为没有比景物描写更容易的事了,只需将河流山川、鸟兽虫鱼、绿树云朵的色彩、情状来一番花拳绣腿的叹赞即可,然后也就成功了。这种自初级训练开始酿成的文学病毒会一直侵害下去——这里没有提醒写作者的是灵魂的在场和进入。

  一种简单化程式化的认知,最容易操作的技巧和技艺,往往掩藏着最大的危险。那些大量肤浅的关于“景物”的宣叙已经让人受够了——表面化,无痛痒,成了写作中可有可无的鸡肋。那些廉价而庸俗的比喻与象征,也腐蚀了文学的品格与情操,不仅浪费了纸张,还浪费了我们的情感和时间。我们需要呼唤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它无可比拟的美,但廉价的敷衍和声嘶力竭的大言实在是太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