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鹰:严禁炒作“高考状元”如何令行禁止

(2021-06-24 22:46:32)
标签:

教育

老鹰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

如何令行禁止

北京青年报

分类: 自由点击
老鹰:严禁炒作“高考状元”如何令行禁止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如何令行禁止

 

                     作者:老   鹰   原载:《北京青年报》2021年6月24日第A2版


    

    教育部6月23日发出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为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同时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相关报道见A4版)

    随着各地陆续公布今年高考成绩,不排除炒作“高考状元”再度抬头。过去多年,教育部门每年都三令五申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虽然违禁现象有所减少,但在不少地方仍未禁绝,相关信息依旧“满网飞”。现在教育部重申这个禁令,旨在给有关方面打“预防针”,以维护高考后的健康秩序。禁令发布后,各地理应加强治理,做到令行禁止。

    对于炒作“高考状元”现象,一些地方多年前就进行了治理探索。如广东教育部门从2012年开始使用屏蔽技术,全省前10名的考生成绩会被查分系统技术屏蔽;重庆市根据《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的规定,炒作“高考状元”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相应的行政处分。

    同时,针对这类炒作现象,一些地方已开展了专项整治。如陕西省网信办去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对象包括违法违规炒作“高考状元”“中考尖子”“高考升学率”“成绩排名”“学校排名”等行为。有的地方依法进行了处罚,如山西新绛县海泉学校因违规宣传高考成绩等行为被全市通报。这类积极作为的地方值得肯定,只有整治、查处才有震慑力。

    然而,炒作“高考状元”仍像“打不死的小强”,要么直接出现在网上,要么换种花样公开宣扬。究其根源,是因为炒作“高考状元”涉及到相关利益。如某些中学炒作这类信息既是显示“政绩”,也是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某些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炒作,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等。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要想做到令行禁止,需要从利益相关方入手,做到有的放矢。

    “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的确能反映出相关中学的教学实力,但这种联系并不绝对。高分考生之所以成绩优异首先是源于考生自身努力,某些中学把功劳都归于自己显然不科学不客观,而且还会造成多种不良社会影响。所以,每所中学都应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公正客观看待教学与成绩的关系,而对于不遵守禁令的学校必须严厉处罚,比如问责校长。

    有专家表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对‘高考状元’的宣传炒作,就必须使利益相关者违反教育部禁令所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从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中所获得的收益。”要让炒作“高考状元”的代价大过收益,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某些学校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笔者以为,不妨把“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明确为个人隐私和国家秘密,严惩泄密者。

    只有严格依法约束泄露这类高考成绩信息的源头,才能遏制此类炒作行为。同时,对于炒作“高考状元”的媒体,无论是发布者还是转载者,也要依法追究其违规责任,督促其反思自身行为。另外,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高校招生部门,谁泄露“高考状元”信息,谁就为此承担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