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剑:学术语言不是越复杂越好

标签:
文化郭英剑学术语言不是越复杂越好文摘报 |
分类: 自由点击 |

学术语言不是越复杂越好
作者:郭英剑 原载:《
文摘报 》2021年5月27日第6版
人们往往以为,或者说学者们总是认为,学术写作是为学者而写,非清晰(即因复杂的学术语言致使不同领域的学者或普通大众感到语义模糊)的写作会让读者印象深刻,而学者本身其实是很清楚自己的写作会令其他领域学者或普通读者感到费解的,而费解难懂是学术语言与学术写作的常态。
在学术界,无论是论著还是文章,过于讲究学术性而忽略思想性的情况屡见不鲜。
有一次,我的博士生问我:学术语言应该什么样?我的回答是,“必须承认,学术语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而学术语言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实际上反映了世界乃至人类思维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但作为学生,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使用朴素的思想、平实的语言面对复杂的问题。要记住,学会头脑清晰地思考问题,用流畅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此乃关键所在,千万不要被语言的牢笼所困,更不要被华丽的语言束缚其中无法自拔。”
当然,不仅是研究生,对人文学者乃至社会科学学者也是如此。作为人文社科学者,思考时应厘清自己的思路;写作时,应使用明晰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对于学术问题,难免使用只有本学科才会使用的术语,自然要能熟练运用这些术语。但更为重要的是,学术语言是为学术思想服务的。没有清晰的思想观点的学术语言,只是一套术语的组合而已,甚至不过是“时髦的废话”。
任何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事学术,都不是为了追求新名词、新理论、新方法,而是为了探究真理。学术文章,不能看上去很有学术素养,但却没有思想观点。总而言之,思想观点而非华丽的语言,才是学者追求学术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