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奇,这个世界上已有了一百多部关于三毛的传记,白马先生还要起笔写三毛,他将如何杀出一条“血路”,会写出怎样的一个三毛来?当五年等待后白马的新作《世之奇女——三毛》放在桌前时,我按捺不住一份急切的心。
“奇女子”,“天下女子,才女有很多,奇女子则不多”。白马把三毛定位为奇女子,的确鲜见。那么,他笔下的三毛又奇在哪里呢?
“传”从三毛故乡定海开始,三毛的红尘岁月,三毛的文学世界、情感世界,三毛的万水千山,三毛的乡情亲情、大陆深情,直写到三毛的离世之谜,文本用了一个“奇”字来贯穿,读来便知:奇有奇法,奇有渊源,奇有因果。作者用他手中的笔努力走进一个真实的三毛,她的生活世界、文学世界及她的精神世界。在写作方法上也有突破,在传里夹评,边传边评,专卷特评,用他的思考传递给读者,他理解的三个三毛:一个是文学中的三毛,一个是生活中的三毛,还有一个是内心世界里的三毛。
在三毛的红尘岁月里,作者把三毛一生的履历用她的作品来穿针引线。按时间、按地理位置、按故事情节,相当于用它们进行了三维排序,那些本来熟悉的情节经这么一排,48年生命中的三毛便从黄角桠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到丰满又挫折的人生,便的确道出了神奇,而且内容处理得泾渭分明。
文学世界里的三毛,万水千山走遍的三毛,情感世界的三毛,三毛谜般的离世。请相信这些章节的魅力。从这几节内容来看,作者是真正读懂了三毛的人,他站上一个相对高的高度,以一个读书达人的视角,几近涉猎了三毛的所有文字,除了文章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书信等等。他看过各种版本的三毛传记80多本。他以一个诗人,一个三毛研究者的角度,他从三毛祖居出发,沿着三毛成长的脚印,直追寻到万水千山走遍的身影,直观了三毛已有的音像资料。更何况白马参加筹备并负责举办了两年一度的“三毛散文奖”的具体工作,作为有心人,自然掌握了三毛有关材料的先机,他接触得到三毛的家人、朋友、文友,从他们的叙述中了解生活中三毛的样子,当然还有那么多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毛粉”们,从他们身上又延展了解得到三毛及三毛作品中的一些人和事。
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讨“巧”,他把写三毛的出发点定位在故乡定海,这对于读者却是新鲜的。“树有根,水有源”,人更是,这样定位的三毛就如一棵树有了鲜活的根,鲜活的根养出鲜活的生命,根越深生命才能够茂盛。作者从舟山的地貌历史人文说起,从三毛的祖上说起,从爷爷的经历、做事与为人说起,材料有来自四方邻里的口口相传,有《(永春堂)陈氏宗谱》的可翻阅可研读性。证据里有爷爷足迹曾到过美洲,这与三毛情系撒哈拉恰是个巧合,作者提示这算不算三毛骨子里就有的流浪情结。加上三毛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来过祖地,认祖寻亲,祭拜祖宗,哭拜爷爷的坟,这一程的亲情互动都有翔实记录,有录像有录音有三毛留下的墨宝,亲情是那么自然地流露,这又算不算是一种生命密码的泄露?文中自然有了闻所未闻的故事细节。这样的三毛让人读来是活生生的走来面前的,是从祖辈根脉里可以找到善良基因的生命,是从大海沙滩边找得到小沙女儿浪漫、热情、奔放滋养元素的多情三毛。
把作品放入一个大环境中,选择一个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对象,加上一个有突破的写作方式,让传中有评,评中带传。白马在作品中的评述也是,评也能评出个高妙来。便有了另立一卷《身后评说世之奇女——只有一个三毛》的专评,用了48个分节(正暗合了三毛生命48个年头)内容归纳总结了奇女子的一生传奇。读这样的评传,读者始终有文本内容推进的参与感、与作者思想会心的知遇感。
白马不但是一个藏书达人,更是一个读书达人,他猎书之广、阅读量之多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作者的文学涵养及知识素养对于创作犹如卫星的助推器,都说 “巧妇难为无米炊”,而白马恰恰为他的作品囤备了丰足的食材,难怪作品读来让人感觉得到的是“有料儿”。
加上作品中有那么多从未示人的初始材料,这样的作品读来自有了品味新鲜的魅力,读来会有意外的惊喜。
白马是部队转业到舟山的,他从检察部门被调至舟山定海文联担任领导职务,他以他的才华与对工作的满腔热忱,为定海的文化与文学进步做成了很多事,其中就有他建议并参与策划执行的“三毛散文奖”。如今,“三毛散文奖”已成功地举办了三届,本人有幸亲历了第二届“三毛散文奖”的其中几项活动并观摩了颁奖晚会。在这过程中就有机会目睹了白马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效率,看到了他对三毛家人的贴心及三毛家人对他的感激与信任,看到了他对与三毛相关的其他人的真诚与友情,也看到了他对那么多痴迷于三毛、热爱三毛的“毛粉”们的情谊与厚爱。很自然地我会想到这些都必将成为白马笔下三毛生命细胞中的组成元素。它们有些来自众多粉丝看待三毛遗物展的目光以及她们看见三毛亲人时流下的真诚泪水,这自然是三毛文学种下因所收得的果;更来自白马手中掌握了那么多有关三毛的第一手材料,比如来自三毛与倪竹青叔叔及其他友人之往来的亲笔信件。作品也相通于菜品,吃货都知道,菜品好差的第一要素取决于原材料,然后才是好厨艺。这一些,白马都做到了。
(传记《世之奇女——三毛》,白马著,2021年3月,北京燕山出版社。马巧红:浙江三门人,有过漫长的文学梦,2005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诗歌为主,著有散文集《瓦砾的表情》。白马:本名朱先马,舟山市作协主席,三毛研究会会长,三毛散文奖评奖办主任,著有诗集《白马长诗选》《白马新诗绝句选》《海的咏叹》等10部,散文集《守望真情》《岁月真情》等三部,评论集《点击舟山作家》《灵山在哪里》,长篇传记《柳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