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方荣山泰坦尼克中国幸存者文摘报 |
分类: 自由点击 |

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方荣山
作者:汪 畅
来源: 《文摘报》2021年5月1日第5版
|
方荣山(左)曾经寄给胞妹方树莲的照片 |
1912年,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型邮轮撞上冰山,三等舱的乘客方荣山在冰冷的海水里挣扎逃生。《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纪录片的拍摄,让半个多世纪以来,方氏家族间口耳相传的“海难逃生”传奇,穿过汪洋大海,解答了方荣山妻儿脑海里的疑问,也补全了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历史。
下南洋
台山人的移民热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因为最开始的目的地都是现在的东南亚一带,也被称为“下南洋”。这其中,有人被欺骗、胁迫后贩卖至中南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地方,成为做苦力的“猪仔”,没有合法身份,无法在海外娶妻生子,也无法回乡,绝大部分孤零零地在异乡死去。
比“猪仔”幸运些的,是“赊单华工”。他们可以在招工公司赊着账,免费登船,公司先承担衣食住行的费用,借的账按月从工资扣除,只有还完了钱,才能自由往来家乡。方荣山在台山的后人,方萃群和朱红品都提到,方荣山并非自由移民,他是“猪仔”,“那时家里贫困不堪,吃了上顿没下顿,常常要在岛上挖野菜充饥。”他们猜测,“方荣山下南洋,是为了赚钱,改善生活。”
直到今天,前妻谭亚凤都认为方荣山是个神秘的人。1955年,二十岁出头的谭亚凤经由表哥介绍,嫁给了60岁上下的方荣山。在香港成婚后,二人一同前往美国。那时,除了“方荣山”这个名字,谭亚凤对这名未婚夫一无所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二人离婚,孩子们跟着谭亚凤生活。
上学时,Tom
方荣山?Fang
因为一封邮件,Tom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研究团队根据资料考证,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后,曾有一艘折返的救生船,发现了一名浮在门板上的东亚面孔,他是整个泰坦尼克号上被救下的最后一人。据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透露,影片最后,女主角露丝靠着浮木逃生的桥段,便是来自这段素材。
但Tom
通过查阅档案馆、博物馆里的资料,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研究团队锁定了Fang
“天高海阔浪波波,一条棍子救生我,兄弟有三四个,抹干眼泪笑呵呵。”在台山,还未提及任何与泰坦尼克号有关的事情,方荣山的侄子方少英突然念起一首打油诗。方少英告诉研究团队,这首打油诗是从方荣山寄给自己父亲的信里看到的。这让研究团队兴奋了起来,并开始相信,他们越来越接近事实。
另一边,方荣山那位早已嫁到邻村的胞妹方树莲也在传递这一信息。她的孙子朱红品告诉研究团队,自己长到十来岁,会读书写字之后,便承担起读信、写信的任务。他记得,这是大舅公在信里写过最大的一件事。之所以记忆这么深刻,是因为方荣山的信一来,奶奶便会念叨起那场海难,“撞到冰山之后,船沉了,他抱着一根木头,在海里浮了好久,被别人发现时,已经快要死了,最后被医救活了。”
海难之后
研究团队查阅资料发现,在这场海难中不幸遇难的两名华人,是和方荣山结伴渡洋,相约一起做生意的伙伴。在Fang
尽管如此,他总是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大家面前,Tom
在登上泰坦尼克号的8名中国人中,方荣山无疑是幸运的。此后的人生,他娶妻生子,还活到了耄耋之年。离婚后,他独自租住了一个顶楼的小公寓。孩子们跟着前妻生活,长大后也难以相聚,他在寄回家乡的信件上写:“国光、国民两儿在别处工作,大约百里路之远,不能常见,只由长途电话,谈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