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李桂励志不是寒门子弟唯一的生命底色文摘报 |
分类: 自由点击 |

励志不是寒门子弟唯一的生命底色
作者:李
桂 来源:《 文摘报
》2021年4月29日第7版
程猛认为,励志不是这个群体唯一的生命底色。寒门子弟的成长是复杂的。因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资源的限制,农家父母对子女求学的心态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容易放弃,觉得能让孩子有学上、尽到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就好;另一方面又极容易对他们抱有过高的期待,甚至把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都压在孩子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了寒门子弟的“本分”和“天职”。只有学习好才能对得起家庭的付出,平衡内心强烈的愧疚感。
寒门子弟想要获得认同,更加依赖于成绩。对他们而言,成绩就是一切,不光牵连着家庭的付出,而且关乎自己在班级里的地位和老师的喜爱。成绩能够给予他们安全感和自信。
在程猛接触的寒门子弟里面,苦读是共通的,很少有人真正是字面意义上的“读书的料”——真的天赋异禀,轻轻松松就取得好成绩。对寒门家庭而言,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比如说父母生病、感情出问题或是经济遇到困难等。
程猛认为,教育对不同的人而言,存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它本身就承载着社会多元的目的。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努力往往与他们所处的教育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些孩子的父母也高度依赖学校和老师帮助自己的孩子改变命运。寒门子弟和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样,他们的成长高度依赖一个健全的公共支持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跨越城乡边界的社会流动与其说是个人成就,不如说是社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