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昕:抄袭之风消解了艺术创新力

(2021-02-19 00:00:15)
标签:

文化

范昕

抄袭之风

消解了艺术创新力

文摘报

分类: 自由典藏
范昕:抄袭之风消解了艺术创新力



抄袭之风消解了艺术创新力


作者:范   昕   来源:《 文摘报 》2021年12月31日第1版

  

     抄袭,近年来在艺术圈屡被提及,绘画、雕塑、建筑、平面设计等领域几乎全面沦陷。今年,艺术圈再曝“抄袭”丑闻,“中枪”者是某位颇受市场追捧的工笔画家。其多年来不少作品竟然都在“抄袭”古人——或与古画如出一辙,或在古画基础上略加变化。

  在业内看来,需要较真的,其实不是“抄古人算不算抄”、是否构成侵权,而是“抄袭”之风卷起的“连环预警”,不仅给艺术原创力带来伤害,还助长浮躁的创作风气,扰乱艺术评价体系。

  艺术借鉴只是学习、钻研技艺的手段,最终是为了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对此,南朝齐梁时期画家谢赫已有清醒的认识——他并未将“传移模写”等同于创作,也因而将其放于“六法”之末。清代画家石涛也曾说:“不师古法不成我法,不变古法终非家法。”古往今来,很多绘画名家正是在炉火纯青般掌握前辈艺术精要之后,实现开拓与创新。国画大家陈佩秋即是如此,师古而不泥于古,以对青绿山水的探索,大胆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开创了彩墨结合的中国画新风。

  艺术家刘佑局直言,某些临摹古人的“抄袭”,其本质就是一种欺骗。艺术评论家陈履生认为,“市场和价格的影响力是超常的。尽管这是暂时的,却是现实的。市场决定了创作方法,决定了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也决定了人们取舍的基本态度。”这种市场导向盖过学术导向的艺术评价标准,正是抄袭赖以生存的温床。而杜绝抄袭,首先需要扭转资本主导艺术的风气。

  

                                                             (原载《文汇报》2020.12.27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