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璧:评选阅读之星还是借书之星

(2020-04-09 12:12:19)
标签:

文化

何璧

评选阅读之星

还是借书之星

今晚报

分类: 自由典藏
何璧:评选阅读之星还是借书之星

评选阅读之星还是借书之星



作者:
何      原载:《今晚报》2020年4月8日第11版


  2020年“4·2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于日前启动。活动中评出了156名“广州市少儿阅读之星”,年龄跨度从3岁至13岁,年度平均借阅363册。其中,一名番禺区图书馆8岁小读者,以年度借阅量1266册的纪录成为“冠军之星”。

  通过评选“阅读之星”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这一初衷无疑是不错的。但以年度借阅量的多寡作为评选标准,无疑有点跑偏。据媒体报道,去年摘得该活动“冠军之星”称号的同样是一名8岁的小朋友,年借阅量为1123册,今年的冠军则以1266册刷新了纪录。一年1266册,即使“全年无休”,平均下来一天也要借3.5本书,这样的读书速度,真读的话,只能是速读或浏览,还要看看这名小朋友借的是文字书,还是图画书。由此我们难免要想,这个活动究竟选的是“阅读之星”还是“借书之星”?明年的冠军又会创造什么“奇迹”?如此下去,这一评选很可能逐渐被异化为比拼谁借的书多。

  阅读绝非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事情,只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就提道:“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如此评选“阅读之星”,无疑与阅读的本意和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更令人担心的是,评选以“量”取胜,也会让许多孩子及家长为了获奖,不惜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果如是,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