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颂:书的价值在于流通

标签:
文化孙贵颂书的价值在于流通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爱书人都知道:签名本是分“档次”的——名气、水平、职务等,起了很大作用。那些名气大、职务高的作家,其签名本就很珍贵,具有收藏价值。有的书商瞅准了这一门道,专门售卖名家签名本,只要有了作者签名,书价可以翻番。
非著名作家孙贵颂,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前几年,我曾在某旧书网上发现,一位好友将我的赠书在上面出售。我不由得心头火起。这位老兄,与我是好友,怎会把我的书给处理了呢?可坐下来,细看那本书,又不由地舒心起来。这书已比较破旧,连六成新也没有,我猜想定是那位老兄读后的“印记”。既然他已看过,再留着,便毫无价值。而且,他将书放到网上,如有人买去,不是传播了我的文字,扩大了我的影响么?这样一想,不但想通了,而且想乐了。改天遇到他,我要当面表示感谢。 其实,细想想,就大多数书而言,其最大价值就在于流通。一本书,不管是新还是旧,只有它流通起来,传播开来,对更多的人的思想予以启迪,予人以新知或审美愉悦。那么,这本书的价值才能最大化。反之,人们都束之高阁的书——其实可以叫“死书”了。 所以,奉劝像我这样的非著名作家: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儿,更不要把文友之间的情谊与书的价值混为一谈。是鬼入坟,是神入庙,书事儿和人事儿,各有各的道儿。 |
前一篇:伊子依:阿来谈枕边书
后一篇: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