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云:沉重的“花冠”

标签:
文化张景云沉重的“花冠”今晚报 |

沉重的“花冠” |
作者:张景云 |
书中字里行间,充满人道主义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这本书让人感到作者心中的激情与温度。她虚构了这样一个场景:“20
作品用朴实而有张力的文字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医学教授。在疫情肆虐之时,教授为了救助患者,以身试毒,最后不幸染病身亡。尽管这是作者虚构出的人物,但却如同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这位教授,让我联想到当下疫情爆发后,那些白衣天使们。他(她)们告别亲人,驰援湖北。那“逆行者的身影”,在国人的注目礼中,刻于我们心中。
尊重和敬畏大自然是作者在书中要表达的一种理念。作为一名经历“非典”生死考验的作家,毕淑敏深知病毒远比人类更为古老。而让一些人垂涎欲滴的野生动物就是病毒的“宿主”。看到这里,让人不寒而栗。而事实也证明了作者的推论。这次武汉疫情的暴发,就与出售野生动物的市场有关。那些不懂科学、缺乏敬畏之心的不法之徒,成了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让人痛心疾首。在书中,作家发出警告:“人类与病毒的血战,还在继续……真的不思悔改,灾难肯定会在不远处等待我们。”书中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心有仁,人间有爱。当大疫来袭,要保持内心的强大与仁爱。正如书中写得那样:“在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最终能依靠的是你心灵能量,幸福只存在于你身心善良坚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