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景云:沉重的“花冠”

(2020-03-12 12:12:36)
标签:

文化

张景云

沉重的“花冠”

今晚报

张景云:沉重的“花冠”

沉重的“花冠”


作者:张景云     原载:《今晚报》2020年3月10日第7版



  武汉的疫情,牵动了大家的心。这让我想起曾读过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著名作家和心理医生毕淑敏,在“非典”期间,参加一线采访。回来后,她开始构思这部小说,设计故事情节,脑海里曾无数次出现过那病毒“鲜艳而瑰丽”的样子——像一顶沉重的“花冠”。经过几年的沉淀,她终于完成这部厚重的作品。这是一部探索当代社会心灵危机应对之策的文学作品,故事表现了人性面临危机时而迸发出的悲悯和无奈,在绝境中展示出人的强大和坚韧。

  书中字里行间,充满人道主义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这本书让人感到作者心中的激情与温度。她虚构了这样一个场景:“20 N年,一种嗜血病毒——花冠,突然袭击燕市,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都市,沦为猎物……”于是,我们看到一场人与病毒展开的生死较量。书中刻画了疫情蔓延时人们恐慌和复杂的心理。在疫情面前,有人惊慌失措,被恐惧扭曲了心灵;有人从容面对死亡,无所畏惧。这疫情像放大镜,一下凸显出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作品用朴实而有张力的文字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医学教授。在疫情肆虐之时,教授为了救助患者,以身试毒,最后不幸染病身亡。尽管这是作者虚构出的人物,但却如同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这位教授,让我联想到当下疫情爆发后,那些白衣天使们。他(她)们告别亲人,驰援湖北。那“逆行者的身影”,在国人的注目礼中,刻于我们心中。

  尊重和敬畏大自然是作者在书中要表达的一种理念。作为一名经历“非典”生死考验的作家,毕淑敏深知病毒远比人类更为古老。而让一些人垂涎欲滴的野生动物就是病毒的“宿主”。看到这里,让人不寒而栗。而事实也证明了作者的推论。这次武汉疫情的暴发,就与出售野生动物的市场有关。那些不懂科学、缺乏敬畏之心的不法之徒,成了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让人痛心疾首。在书中,作家发出警告:“人类与病毒的血战,还在继续……真的不思悔改,灾难肯定会在不远处等待我们。”书中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心有仁,人间有爱。当大疫来袭,要保持内心的强大与仁爱。正如书中写得那样:“在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最终能依靠的是你心灵能量,幸福只存在于你身心善良坚稳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