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端平:莫作“浅妄书”

标签:
文化谢端平莫作“浅妄书”今晚报 |
分类: 自由点击 |

|
|||
《容斋笔记》开卷第一篇为《浅妄书》,篇首指出俗间所传《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等书皆浅妄可笑。《开元天宝遗事》存在太多谬误,如:称姚崇开元初任翰林,实则在武后时即为宰相;称宰相张嘉贞欲纳郭震为婿,实则郭震死后十年,张嘉贞才任宰相;称张九龄不肯登杨国忠门,实则张九龄去位十年,杨国忠才仗势得官……闽南莆田学舍刊《遗事》和南平学舍刊本《散录》在当时暴得大名,但洪迈认为均属浅妄之书,应该予以销毁。
《容斋三笔》之《魏收作史》称,魏收在魏为太学博士,后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性自负而褊狭,为史多凭个人好恶褒贬论述,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因为秉笔未必皆公,他被起了个外号:“惊蛱蝶”。对于一同修史的诸人,不论是否值得入史,他均饰以美言。而对于夙有怨者,他毫不犹豫地湮没其善。他对自己的家世也进行一番修正,从西汉时受封为侯的魏无知至他已经七百年,而他自称为七世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代,他为了抬高自己,不惜将一代的时间拉长三倍多。 魏收所修之书问题太多,有的家世职位被遗,有的贤者不见记录,有的贤者被妄毁,因而投诉的人很多,不得不两次修订。曲笔之恨尤其深,北齐灭亡后他家被抄,他的坟也被人掘了。 在文艺批评界,“捧杀”和“棒杀”都是魏收式的“举”和“按”所致。如今某些作家嗜好杜撰历史故事,正如李建军所批评:“最近十多年,中国影视圈和文学界的一些人,对历史题材很感兴趣,或耗费巨资,拍了大量‘某某王朝’的影视,或费力劳神,写了不少‘某某大帝’的小说。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些热衷于历史叙事的人,似乎缺乏基本的历史感和批判意识。他们习惯于凭着任性的想象,以虚假而夸张的方式戏说历史,甚至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美化封建帝王,美化落后的生活方式。”这些“某某王朝”和“某某大帝”全都浅妄至极,绝然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