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以“读”取人

标签:
文化游宇明以“读”取人今晚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对阅读的在乎,当然是源于我对读书的理解。在我看来,一个人喜欢阅读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丰富见识,二是提升精神品位,三是开拓事业。 人的见识之来源无非两种:一是日常的生活、工作,一是阅读。日常的生活、工作当然也重要,比如,你想做作家,得一字一句去写,如果只看“文章作法”之类的书,再活一辈子也写不出像样的作品。不过,一个人想得到见识,老是囿于实践也不行,毕竟我们能够亲自经历的事情是很少的,更多的事情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去了解。书籍是别人的生命体验的一种结晶,你注意广泛阅读,等于是无代价地获取他人拥有的宝贵心灵资源,何乐而不为? 人生在世需要穿衣吃饭,要生存就需要耗费各种物质资源。然而,人活着毕竟不只是为了吃饭穿衣,假若我们的生活目标只停留在这个档次,跟猪狗也不会有太多区别。在我看来,真正合格的人应该是在乎心灵的充足、情感的温润和生命永恒的价值。要明白这样的道理、抵达如此的境界,我们就必须阅读。物质的丰裕只能保证我们的生存,对阅读的热爱、不断地自学与超越,才能使我们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 做事业的人都希望事业更上层楼。但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往往也是守旧的人,他们容易对新事物生出抵触,因而很难使自己的事业实现跨越。无数的事实早已证明:一个人的学历未必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但一个人的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往往决定其事业走向。 朋友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民国时代,胡适被视为学界领袖,他的朋友遍及五湖四海,胡适不计较对方的身份、地位,却很看重对方是否喜欢读书。所以,跟他玩得来的朋友都是学富五车的人,比如蔡元培、陈寅恪、傅斯年、徐志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看重朋友是否喜欢阅读,胡适才成就了自己的美名。 以“读”取人,取的不仅仅是别人,也是理想中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