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周:捐书升官

标签:
文化李开周捐书升官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
|||
变法派占少数,以王安石为首,主要成员有章惇、曾布、沈括、吕惠卿,还有陆游的祖父陆佃。 反对派占多数,以司马光为首,主要成员有范镇、曾巩、苏轼、苏辙、黄庭坚、黄庭坚的岳父孙觉,还有黄庭坚的舅舅李常。 以前我们说过李常,少年刻苦攻读于僧寺,青年金榜题名中进士,做官以后,将私人藏书全部捐献出去,在江西庐山五老峰白石庵建了一座小型图书馆,供附近读书人无偿借阅。 对于李常捐书的善行,当时士大夫评价不一。凡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基本上都对李常挑大拇哥;可是在一小部分变法派看来,李常此举存在私心,不是为了给读书人提供便利,而是为了让自己尽快升官。 捐些书而已,跟升官有什么关系呢?还真有关系——李常捐书的行为被朝中大佬得知,大佬们给李常特别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让他从选人(幕职州县官)变成了京官。 宋朝官场制度,普通进士做官,先从县令、主簿、签判、参军等基层职位做起,这些职位的升迁调动都要受吏部考选,故称“选人”。选人要摸爬滚打很多年,才有机会升任“京官”。而一旦变成京官,升迁速度就快得多了。 李常如果不捐书,很可能要当七八年选人,才有机会成为京官。由于捐书,他的善行得到了朝廷认可,结果被火线提拔。 不过,李常当年捐书的时候,应该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的。对于他的故事,我们只能用“好人有好报”这句俗语来总结。 |